多大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上一次襄陽那邊發來公文,說是陸遜率兵北上奇襲鄴城。
不想這個不起眼的人,居然在奇襲了鄴城成功之後,還順勢攻打公孫康,依靠鴨綠江來抵抗公孫康。
要知道按照情報顯示,當時陸遜的兵馬不過是數萬罷了。而公孫康卻是十餘萬。即使如此陸遜仍然奮起廝殺,足見膽色。
而且根據這個公文顯示,陸遜勝了。可以說勝的非常漂亮,先滅四郡,而後滅三韓,屠城無數,幫助寇封在那一帶聚斂出了一支完全忠誠於楚國計程車卒。
堆起如山的珠寶,金銀等等,運回楚國就又會使得楚國的國力更加強大。
又像陸遜,呂蒙這樣的將軍,再加上後續的支援,以及房稻這個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海軍的支援。
楚國在三韓一帶站穩腳跟,幾乎是釘在鐵板上的事情了。
即使是曹操出力幫助公孫康平定北方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若是曹操支援遼東公孫康撲滅陸遜,楚國一定會收到訊息。
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雙方一旦交戰,楚國怡然不懼,但是曹魏的糧草恐怕就會顯得有點羞澀了。所以說,那一帶的領土,寇封是唾手可得了。
“恭喜君上,楚國又添了一州。”不管心中是如何的震驚,但是張松卻知道,這是一見大喜事,立刻就恭賀道。
寇封聞言微微一笑,道:“添了一州還不算大喜,大喜的是在北方安插了一顆釘子啊。”
寇封的戰略目標是曹氏不可速除,唯有先剪除弱小。如劉璋,馬騰,韓遂,張魯等人,而後以兵臨潼關,與曹魏爭衡天下。
到時候,寇封的軍隊能共從潼關,揚州,宛城三方面進行進攻。曹操腹背受敵,勝算很大。而現在呢?
割據了遼東那一塊後,楚國的軍隊就有了可能從四方面進行進攻。
一路從潼關出發攻打洛陽。一路從宛城出發,攻打許都。一路從揚州出發攻打青徐。一路從北方南下,攻打幽燕。
四路大軍齊出,勝算更大。
而且,坐鎮那邊的還是陸遜,呂蒙這些東吳精英。
寇封已經看完公文了,當然知道劉巴等人調動江東周泰等人北上。對於這些人的戰鬥能力,寇封是深信不疑的。
喜。可以說是喜從天降。在計劃之外的財富。
寇封心中欣喜可想而知,不過,很快寇封就恢復了鎮定。因為這封公文不僅僅是劉巴,蔣琬的稟報,而且還有請寇封擬定州名,以及刺史的人選。
對於這一點,寇封是相當滿意的。當初他起兵發蜀,給了蔣琬很大的權力。因此蔣琬才能迅速的調動陸遜等人北上,甚至於調動了江東的兵馬進行支援。
這是寇封給予的權力。但是現在州打下來了,蔣琬等人沒有私自決定人選,而把權力返還給寇封。
這是一種尊重。
隨即,寇封開始考量州的名字了。新得到的州,當然要命名。劉巴的提議就是上邊是三韓之地,可以以韓州作為命名。
不過,寇封對於這個韓州比較不感冒。
說實話,寇封自從登上楚君之位後,實行的就是獨尊漢人的那一套。意在消滅周邊的少數民族,以鞏固周邊地區,漢人的地位。
山越,五溪蠻族都是一樣的。而現在陸遜打敗了三韓,卻要立州為韓州。寇封覺得有點不妥。
要消滅三韓人在那一帶的歸屬感,增加楚國移民,加強漢語教育,統一文字。去韓化,增加百姓對於楚國的歸屬感。
這是防止後世三韓再次分裂的重要舉措。
就像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文字一樣。
所以韓州這個名稱,寇封第一時間就否決了。那用什麼呢?
燕州吧。
古時候,遼東是屬於燕國的。公孫康自稱燕侯,也是因為割據了燕國的土地。如今寇封新得到了遼東一帶的漢四郡。
再加上兼併三韓後,還能騰出幾個郡來。作為一州是綽綽有餘了。又靠近古代燕國土地,稱為燕州也比較名正言順。
名字就這麼定下來了。至於刺史的人選,就比較難辦了一些。刺史。
根據公文上看,陸遜在三韓一帶屠殺了不少原住民,與三韓民族之間的關係,是很尖銳的。要想徹底馴服這個民族,是非常非常艱鉅的任務。
再加上燕州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還有公孫康在外虎視眈眈。這個刺史不僅要調理內部的問題,還要幫助陸遜進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