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城中。
全琮,淩統的大營,中軍大帳中。
“怎麼可能。吳郡居然被攻陷了。這怎麼可能?”全琮的手上拿著從後方秣陵,張昭親自草擬的文書,神色充滿了震驚,不可置信。
“什麼?吳郡被攻破了?不可能。我們的軍隊明明扼守住了豫章,使得寇封的大軍動彈不得,吳郡又怎麼可能會被攻破?”旁邊的淩統豁然站起,失聲道。
“根據情報荊楚的軍隊起碼在兩萬人以上。為首的是失蹤了數年,寇封帳下謀臣伊籍。”全琮跌坐在了地上,喃喃道。
“兩萬人?伊籍?”淩統上前數步,從全琮的手上拿過了文書,不相信的看了一眼,結果頓時呆若木雞。
孫權坐鎮後方,他逃出吳郡的時候,猶如喪家之犬。雖然震驚於後方出現了一支這樣的大軍,但卻沒有時間思考。
但是淩統,全琮等人不同,他們就在前方,眼看著寇封的軍隊在城外不遠處屯紮,這些日子以來幾乎一動不動。
所以,對於寇封的軍隊忽然出現在吳郡。更加的感覺到一種震驚。
寇封的十餘萬大軍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一動沒動,也根本不可能繞過豫章而直接攻打吳郡。
再加上,水路方面也有周泰派人鎮守,鐵索橫江,幾乎是鐵桶一般的防禦線。寇封怎麼就能穿插過去,直奔吳郡?
身處大軍之間,身邊數萬人環視。那種對於這條防線的自信,以及自傲。讓全琮,淩統兩個人根本難以相信。
若是他們這麼多的努力,在外挖無數壕溝,小河,引長江水入。防備寇封來襲,他們加高城牆到驚人的二十五丈,防備寇封的井車。
他們長江上,建立起了鐵索橫江,斷絕河道,使得無數商戶怨聲載道。
如此種種,他們這些日子準備的防禦力之下。寇封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派兵偷襲吳郡。那麼豈不是說他們這些日子做的防禦工事,都是那種蹩腳的玩意?
或許在寇封看來,只是紙老虎,一捅即破。一想到這個可能,兩人心裡就湧起了難言的屈辱感。
這種屈辱感,就像是一條毒蛇,侵蝕著他們的心靈。
“可有何補救?”淩統很年輕,也最有衝勁,這個時候猛的放下了手中的文書,對著全琮大聲道。
“後方失陷,我們沒辦法補救。若是我們派兵增援,與之交戰。那寇封怎麼辦?本來就是因為兵丁不足,怕防守不了寇封,才請了曹將李典率兵三萬來增援。若是我們走了,李典又怎麼會全心全意的守備豫章?到時候,豫章失陷。寇封前後夾擊,整個江東就易手了啊。”全琮一臉絕望的道。
“那不是左右都是死嗎?”淩統呆住了,不可置通道。
他們江東,昔日何其強盛。大都督周瑜天縱之才,程普,韓當,黃蓋等也都是一時俊傑。
如今,在寇封的力量面前,一切都煙消雲散了。只餘下他們幾個殘兵敗卒,本以爭雄不成,當也能力保江東。
但不想一切都是無用功。難道是真的天命不在江東?不在孫氏?
全琮的心中也是一樣的苦澀。但是他比淩統年長一些,更加沉穩一些。許久後,擠出了一絲非常勉強的笑容,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看情報說寇封出現在吳郡的軍隊也不過是二萬人,而且開始固守了。顯然他們的兵丁只有這二萬人。而秣陵尚有一萬五千新丁。再加上會稽,其餘一些守備山越的守卒,湊成一支二三萬人的軍隊,不難。到時候,就算是不能攻克吳郡,收服吳郡。但要自保,應該不成問題。”
“將軍是說?”淩統眼前一亮,問道。
“我們就守,只要守上一年,兩年。寇封總是有退走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再揮軍剿滅佔據吳郡的伊籍。”全琮點頭道。
“傳令,命周幼平加強防備。另外,吳侯也讓我們去見一見李典。看他能不能聯絡曹操,再派遣兵丁過來。我們沒力氣,不代表他曹操也沒力氣啊。若是能再求得一支曹兵南下,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了。”說著,全琮站了起來。
“好。”淩統一雙眼睛大亮,叫了一聲好,與全琮雙雙的走了出去。
李典,全琮,淩統雖然一起鎮守豫章,但是各自互不統屬。營地也是相隔較遠。二人帶著數十護衛,策馬出了大營,行了大約半刻鐘,才到達李典的營地。
在營門外,等待了片刻後,二人來到了中軍大帳內。
“你們說什麼,吳郡丟了?”說實在的,當李典親耳聽說這個猶如晴天霹靂的訊息後,也是呆若木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