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1 / 4)

第十一篇 瘋狂計劃 第九百六十五章 東塘觀鳥

寒冬季節,候鳥已經往南方遷徙了,不過黃昏時的鳥群依舊十分壯觀。雖說不比八幾年時壯觀,今年秋後的退林、退耕還湖工作開展後,湖灘的溼地面積大幅增加,給鳥群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秋後金山湖沿岸的鳥群比之往年也壯觀了許多。

東塘鎮,這裡的地形矮丘與湖漾、河港、池塘、沼澤、溼地交錯,張恪他們站在高處望下去,密集的池塘在夕陽下的反光就像魚鱗似的,即使近幾年以經濟為綱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東塘也能堪稱集金山美景精華之所在。

張恪與唐學謙、趙有倫、周復等人靠著車而站,在山崗上看這夕陽下翻飛歡動的鳥群、看著魚鱗似的池塘,這一蹲就是近兩個小時,只到夕陽從西山沉下,籠在這天地之間的暮色就跟濃郁的青色墨水開一樣,還有嫋嫋的炊煙在瀰漫,一輪白色月亮從東方的天際升起,讓人忍不住在這裡再蹲上兩個小時。

直到顧建萍打電話過來問他們什麼時候回去吃晚飯,唐學謙才伸了伸懶腰,伸手邀了邀張恪,說道:“我們要趕緊回去了,不然又要給你姨嘮叨了……”

“真是看不夠,”張恪拍了拍屁股從地上爬起來,“明天起早再過來看,唐伯伯你就沒有這閒工夫了。”

唐學謙微微一笑,也難得有如此放鬆的時刻。

“我看以後在這裡要建一座觀鳥亭,”金山市委秘書長陳其亮好不容易插上嘴,湊過來討好的說道,“恪少過來看鳥,也要有個歇腳的地方。”

“也是……”張恪隨口應了一聲,也不多說什麼。

唐學謙笑了笑,說道:“新蕪搞活旅遊經濟的思路值得我們借鑑,如今金山湖搞退林還湖、退耕還湖,我們是盯在蓄洪、防洪上面的作用,這些年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也逐步的在提高,這裡的生態恢復過來,東塘的自然風景資源保護好了,就是一座金礦;另外,東塘也是金山歷代以來人文薈粹之所,歷史文化資源也很豐富吧……”唐學謙最後一句也不大肯定,看向趙有倫。

“哦,東塘的人文源遠流山,右鄰金山湖,南鄰瓶山,自古就是隱逸之地,有秋風庵、停舟庵、青梅山莊、東塘草堂等諸多金山歷史文人開創地別業,為東塘留下大量地詩文辭章……”趙有倫介紹道,不過唐學謙的這番話讓他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這幾年各地都在一而再地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江南如今地情況。似乎也要死命地咬住這根筋才能恢復元氣。徐學平主政之後。在經濟建設上對梁偉法地干預很少。不過唐學謙調來江南來地意圖很明確。就是主抓經濟。包括省計劃展委在內地幾個與經濟建設相關地重要委廳都歸唐學謙分管。不過唐學謙地思路。卻不是一味地強調以經濟建設為綱。

張恪要去唐學謙家吃晚飯。算是家宴。進市內之前。趙有倫以及金山市地官員就各自離開了。張恪讓傅俊及隨行人員跟周復、張奕他們去另找地方用餐。他坐唐學謙地車回去。

到車上。張恪才與唐學謙說起可以在東塘建生態保護區地事情。那些生態給破壞嚴重地地方。還要專門建生態恢復區。

“說到底還是財政緊張啊。”唐學謙微微一嘆。說道。“不劃保護區地話。過兩年。下面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又要跟金山湖要經濟效益了……”

唐學謙不是沒有動過這心思。只不過東塘鎮是城郊地大鎮。人口密集。設保護區。除保護區建設需要投入資金。人口動遷所需地費用更多。省市兩級政府地財政用於災後重建工作都困難重重。再擠出來搞保護區。或許會給其他官員批評太奢侈了。

張恪嘴角帶著淺笑。說道:“運作得當。資金永遠不是什麼問題——保護區地工作可以交給世紀錦湖去做。所需資金也完全可以由世紀錦湖來投入。建純粹地保護區也罷。建成溼地公園也罷。都可以讓世紀錦湖來做。

即使建成溼地公園,投資回報也是極低,從純商業的角度來說,我不會建議世紀錦湖來做這賠本的買賣,但是這裡面又涉及到土地開發的概念,只要在保護規劃區的北面再劃出一塊地來交給世紀錦湖日後發展房地產,這樣,世紀錦湖日後在房地產上的收益就能彌補對保護區的前期投入……這就有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唐學謙眼前一亮,說道:“這倒是一個變通的法子,改天,我找梁省長與趙有倫討論一下,這件事要省市兩級政府協調……”

保護區真正搞起來,生態環境恢復,保護區北面距金山市中心又在十公里之內,開發高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