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事(2 / 4)

小說:紅色風流 作者:想見江南

老黨史辦的老闆凳,研究黨史,自然不能不研究軍史對自衛反擊戰中的今程乃至旮角,都知之甚深。且後世鐵血網上的眾多的馬後炮們,對那場曠日持久的惡戰,自然討論出了許多減少損失的點子和見解。若是由他這個穿越客,提前道出,那就切中時弊,必能挽救無數戰士們的生命。但這一切,都得要時間,要實踐。薛安遠下去卑握部隊,正好給了他實踐的機會。

薛安遠聞言,低眉不語,他還是希望留在京城的,一來,老a軍是他的老底子,一手帶出來的部隊,他放不下:二來,他剛和幾個孩子團聚,人到晚年,難免有些兒女情長。不過,薛向既已點透,薛安遠略一思索,也明白了老首長的集苦用心。老首長之所以給出兩個選擇,只怕還是替他考慮了家庭因素。

一念至此,薛安遠自然知道該如何抉擇了,衝著薛向吱唔幾聲,算是遮應過了這個糾結的問題,又交待薛向好好照顧幾個孩子,注意寫暑假作業,最後,又說到時派人來接,不待薛向搭話,啪的把電話撂了。

老爺子打電話本是來考校的,結果考校沒攔住考生,倒把他這個出題的先生給弄尷尬了,情何以堪?

薛向剛放下電話,門外便傳來了爭吵聲。薛向步出門外,一瞧,便見彭春當頭在前,身後跟著一大圈人,人群中兩個農fu最是顯眼。那兩個農fu皆是四十出頭的模樣,都穿著藍的大布褂子,手裡各自提著鋤頭和釘耙,臉上皆有撓痕,頭髮散亂,邊走還邊罵著鄉間俚語,詞意汙穢不堪,旁邊的群眾也各自扯著一個勸解,二人才沒撲到一起。

一看眼前的場面,薛向就頭疼。他最怕的就是這種七大姑八大姨,家長理短的麻煩。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他這個村官更是不想往裡摻和。可是人家既然來了,他這個大隊長自然不能“升堂”都不喊一聲,就直接退堂。

哪知道這“案情”一問,薛向便給自己問出個天大的麻煩,也改變了一段歷史。

原來,這兩個農fu,一個喚作韓彩英,一個喚作陳來翠,兩家本是鄰居,五年前因為一隻雞起了齷齪,便結下了粱子。自此,兩家主fu互相看對方不順眼,每逢隊裡出活,雙方總是互相盯著,有誰稍稍懈怠,便要報告小隊長,自此粱子是越結越深。彭春做了這小隊長,遇上隊裡這倆冤家,算是倒了大黴,被折騰得苦不堪言。後來,彭春被實在是被二人的這些狗屁倒灶的事兒弄煩了,自此,無論誰舉報誰,他是一概不聽,也不處理。

哪知道彭春不管了,這二位倒自己管起對方來。今天,韓彩英說陳來翠上工晚,懶婆娘賴g:陳來翠則說韓彩英鏑一條溝的草,能磨蹭一下午,是磨洋工,小資產階級思想作祟。兩人吵著吵著,竟動起手來。

彭春得到訊息趕到時,二人已經先幹了一架,被眾人分開了。誰知彭春到後,二人又來了勁兒,拉著彭春就說對方的不是。彭春被聒噪得煩了,二話不說,拉著二人,便來尋薛向,看看這二位見著大隊長是不是還這般張狂。

韓、陳二人本是不敢來的,這個年輕的大隊長雖然從不似蔡高禮父子般喝罵社員,可大夥兒反而更怕這個“不密切聯絡群眾”的大隊長。

但是眼下,二人都叫著勁兒,誰也不願伏低做小,後退撤讓,牙齒一咬,便跟著眾人來了。

薛向先似模似樣地同了下情況,聽罷二人的說詞,竟愣住了。這二人都沒說謊,對方確有消極怠工之實事。無非是陳來翠覺得自己只晚出工了一會兒,遠比不上韓彩英一偷懶就是一下午:韓彩英覺得自己一直沒閒著,跟別人比,絲毫不見慢,陳來翠純屬無理取鬧。

薛向愣住,倒不是驚訝這二位fu女社員的潑悍,實是注意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想到一件頂頂重要的事兒。思及苦惱處,薛向面沉如水,劍眉緊鎖,呆立當場。

韓、陳二人正吵得熱鬧,猛地見了薛向這番面容,急忙各自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招急了大隊長,要吃苦頭,這位可是敢喊著“殺了就地埋的”主兒啊。

薛向想得出神,完全忘了眼前有許多人在等自己出聲。忽然,韓彩英和陳來翠各家的男人奔了過來。這二位聽說自己婆娘竟把屁大點兒事,鬧到大隊長那兒去了,慌得快丟了hun兒,搶到地頭兒,就各自揪著自己婆娘,捶了起來,好給大隊長出氣。

這番漢子吼、婆娘叫的吵鬧才算將薛向喚醒,他吆喝一聲,止住眼前的鬧劇,又裝模作樣地擺了番大家長的架子,教訓了兩個打老婆的漢子,又囑咐兩家好好處,再傳出狗屁倒灶的事兒,就一起扣工分。

薛向威望極高,他發話了,還有什麼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