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3 / 4)

小說:宋時明月 作者:隨便看看

州市舶司。那裡通向整個南洋,通向整個世界。

整個南洋不是都流行我大宋貨幣嗎?沒事,就讓他們多鑄錢,鑄的錢酌情上交朝廷一部分,剩下地錢都花在廣州身上。下令:各市舶關卡無須認真,默許我宋商攜帶宋錢出境。讓宋商拿著這些錢去各國採購商品。讓南洋諸國替我們承擔通貨膨脹的後果,用我們的銅板把他們的財富與勞動產出全買回來。

我們不怕,鑄錢越多我們越像一塊大磁鐵,把周圍諸國、諸省的財富都吸納到廣州來,這就叫強勢經濟的中心效應。別怕鑄錢多,告訴各大鑄錢監,我從不怕幹活努力的人,去年地約定都算數,讓他們鑄。我如數、一個銅板不少地、按約定給他們提成。“

万俟詠隨手在卷宗上做記錄,黃庭堅笑著插嘴:“常聽說離人做賬的手段非同一般,做過的賬目別人都看不懂。我今天算是領教了這雙生金手。”

趙興得意的解釋:“其實這不算什麼,就是俗話說的萬惡的寅吃卯糧。我把它叫做赤字經濟。一年花了幾年的錢,這筆錢投下去,無論他們生產什麼,都要給官府上稅,比如:買糧食,糧商要上稅;坐船旅行,船商要上稅。去酒館吃喝消費。酒館上稅……

這筆巨量的錢投下去,官府的稅收立刻可以大飛躍。而且是不止一倍地增長。而後,我們就需要控制上報了,上交朝廷的稅收,彙報一個小額的增長。多出來地稅收一部分用來歸還赤字,一部分用來持續投入,維持持續的高增長。等幾年過去了,赤字還清,稅收又成十倍的增長,當地經濟自然就起飛了。

不過,這種手段需要一個廉潔的官府。因為在這中間,如果又一個貪官將高增長的部分貪墨了、或者有一個急功近利的官員為了圖政績,把那多餘的部分上交給朝廷,第二年地方經濟就要崩潰。因為還清赤字的錢沒有了,府庫裡空空如也,官府還欠一大筆債,連持續投入維持發展地錢也沒有,如此一來,地方經濟必然壞到不可收拾——比如呂惠卿現在在環慶路做地,就是這種崩壞。“

晁補之不知道是不是熱的還是怎地,他一頭地汗珠,也不知是冷汗還是熱汗,他頻頻擦著汗,說:“幸好,我在揚州接你的位子後,蕭規曹據,完全照你的辦法運作,把你留下的窟窿都填補上了,否則的話,揚州這個天下樞紐,也要崩潰。”

趙興點頭回答:“幸好接任的是恩師與你,否則,揚州經濟確實會崩潰,但現在,它的賦稅上漲了五倍有餘……我才從揚州來,聽說雖然揚州赤字還清,但那裡的地方官還在向朝廷隱瞞賦稅的增長,多餘的錢都用來維持水軍,剩下的私下瓜分了——幸好,他們是按照我留下的分成比例,進行瓜分的。”

黃庭堅好奇的問:“環慶路那裡情況很糟嗎?”

万俟詠已經忙完了手頭的卷宗,插嘴回答:“呂惠卿去年憋了一年沒撈到油水,年底,硬是將朝廷發下的茶藥錢、戰爭補貼,都扣下不給票行還款,結果,今年各大票行拒絕向環慶路發放新款。恰好二月份的時候,梁太后再出兵打延,環慶路既沒有軍費又沒有軍糧軍械,無法出兵支援延路,結果梁太后再破金明寨,大掠五十日而還,附近各路府坐看西夏兵入境,不敢出動。

經此一事,我看梁太后已知道了環慶路虛實,明年一定轉攻環慶路,到時候,環慶路再湊不出軍糧來,還是一個敗亡的結局。

唉,環慶百姓可苦了……“

眾人一起嘆了口氣,万俟詠拿過最後一份卷宗,笑著說:“大人剛才說廣南學子已經紅了眼睛,不停的在版權局註冊各物事的應用法,這裡還有一份涉及到大人——大人在連州談到帆布水龍帶。談完後忘了在衙門裡註冊登記,連州有一名學生連怎麼紡織帆布都不知道,第二天卻去登記水龍帶的應用。

剛才,下面的官員把這個登記報告送上來報批。嚇了我一跳……大人看怎麼辦?“

趙興嗖地站起來,眉毛一揚,剛要要咆哮發怒,轉念一想,又好氣又好笑。

搶注!

我趙興發明地東西居然被宋人搶注了,什麼世道!

趙興手指彈動,若有所思的說:“這倒是個好機會——商鞅變法。需要取信於人;西門豹治水。也要使百姓信服,可見我們無論做什麼,都需要建立政府信用。不如就借這個機會,讓廣南百姓知道,我們是講信用的,答應百姓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規則,遵守律法。”

万俟詠收好了卷宗,問趙興:“趙大人地意思。打算如何建立官府誠信呢?”

趙興繼續說:“跟他打一場官司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