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雲書記VS知青(1 / 2)

當天下午,任秀珍和陶思齊就投入到了掰玉米的工作中。

倆人都沒怎麼幹過重體力活。

但兩人適應的都還可以。

一是因為防護做得好。現在柳樹屯的女同志都習慣了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既保護自己免遭玉米葉子劃臉,同時還實現了物理防曬。前兩年劉芳又琢磨出了新辦法,幹活的時候在衣服兩個肩膀上縫兩個厚厚的墊肩,這樣背東西的時候能減輕藤筐對肩膀的壓力和磨損。這招一經推廣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歡迎和好評。

任秀珍和陶思齊要下地,嶽錚幾個就把帽子、頭巾、備用墊肩都找出來給她們裝備上了。

倆人都覺得很新奇,任秀珍還問:“這個縫墊肩的主意是哪位大才想出來的啊?”

劉芳說:“我!我!”

任秀珍問道:“芳姐,你家裡是不是有人在服裝廠工作啊?”

劉芳哈哈大笑,“猜對了,我媽在服裝廠。她們冬天做的大衣裡就有墊肩。我沒覺得有多好看,但是,幹活的時候墊上是真好用啊!”

二是因為沒有惡性競爭。幹活之前,嶽錚就提醒她們倆:“不要勉強自己一定要幹多少,一定要和大家一樣,你們只要盡最大努力就行。頭一天干這個,得給自己留個適應時間。背不了一筐就背半筐,量力而行。”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是從半筐起步的。

三是因為互相鼓勵。

任秀珍心理上對幹活的熱情度不太夠,但她是有一定的體力基礎的,原主之前在紡織廠幹臨時工,雖然不用天天干重體力活,但是有時候扛個棉紗什麼的,力氣是練出來了的。

而陶思齊雖然純純是個幹活小白,但是她幹勁高漲啊。

倆人互相鼓勵著,基本上勢均力敵。再加上小夥伴們幫忙,一下午的表現十分不錯。

她們所屬的小隊長在下工的時候還特意來表揚了她們,周圍人群紛紛鼓掌叫好,任秀珍和陶思齊笑得齜著大牙,感覺身上的痠痛都減輕了不少呢。

晚上,嶽錚還喊來赤腳醫生給她倆按摩了一會。

任秀珍和陶思齊都快感動哭了。

就這個待遇,不好好幹活真的說不過去了!

中午休息的時候,謝贇打了個電話到梅山公社,為了方便開展工作,梅山公社書記、主任一體,全都由雲蔚然一個人擔任。

是的,長得十分兇橫的雲書記,有個和他的個人形象十分割裂的文藝範名字。光聽名字你會以為這是個戴著眼鏡的、文質彬彬的人,一看到真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嚯!是不是冒充的?

反正謝贇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是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才把這句即將脫口而出的話嚥了回去。

“雲書記,我是謝贇。”

“小謝啊,啥事啊?”

“沒大事,就問問您那邊的情況怎麼樣,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嗎?我們桃園這邊新來的知青跟我說,今年有知青被分到馬家溝去了,您攔截了沒?”

雲蔚然哈哈大笑,大嗓門震耳欲聾,謝贇不得不把聽筒拿遠了一點,拯救自己的耳朵。

“我想攔來著,後來發現沒必要,那三個知青肯定是國家特意給馬家溝準備的。咱國家真的太貼心了,而且太厲害了,什麼樣的人才都有。”

謝贇:“……您和他們惺惺相惜呀?”

雲蔚然笑得更大聲了,“何止是惺惺相惜呀!你給我打電話,我還以為你看到我給縣裡寫的申請報告了呢。”

謝贇和他聊了一會,才算弄清楚了是怎麼回事。

分到馬家溝的三個知青,一個是劉成君,師長的女兒。一個叫張俊峰,師參謀長的兒子。一個叫孔令雲,師政委的兒子。

三個人年齡差不多,從小一起長大,屬於大院小霸王那一類的,今年齊齊被趕下鄉接受社會的毒打。

家長們的心思不難猜,既想讓從小順風順水以至於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認識到真實的社會現狀,接受社會的錘鍊,又不想讓社會真的把他們錘死。所以選來選去,選了曲水縣這麼一個地方,同時又用激將法逼著孩子們下了保證,來了以後一定要去最艱苦的大隊。

最好的縣、最差的大隊,反差拉滿。孩子們既能直面社會,又能有所作為,出了任何問題對外求助能得到回應而不是被上級推諉,這就是家長們絞盡腦汁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除此之外,也給了他們保命的東西。

而這幾個年輕人,比他們的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