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屯這還算好的。之前她跟著縣裡的文藝宣傳隊下鄉演出的時候,在其他大隊,瞭解到了更多她以前絕對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之前被鬥倒的地主家的女眷,他們的媳婦、小妾,甚至未成年的女兒,都直接被分配給了一些娶不上媳婦的人。
這些人裡,有一些是作為既得利益者被牽連,但也有一些本來就是受害者。有一些小妾是被賣給地主做妾的,她們招誰惹誰了?
以前她長了個“階級鬥爭腦”,覺得有些階級沒好人,怎樣對待都不為過,有些階級全都是好人,但是那兩年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還是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
現在回過頭去再想,當年覺得鄉下除了窮點、幹活累點,其他一切都是理想烏托邦的自己,就是個絕世大傻子。
而沒有去成馬家溝,反而被安排去了柳樹屯,又是多麼的幸運。
她剛想寫信給謝贇,問問她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就收到了謝贇的來信。
現在打電話費事又費錢,除非是緊急情況,否則她們都是寫信的。
謝贇寄來的是一份劇本大綱,她建議錢高韻完善補充一下,再拍一部電影出來。
這個新劇本,就以婦女解放為主題。講述一個農村姑娘王小花,從小就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十幾歲就被父母賣給老男人當媳婦,已經被徹底馴化的王小花就這樣麻木的活著,直到有一天,公社換了領導,城裡來了知青。
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了王小花的遭遇,對她十分同情。調查之後發現,像王小花這樣遭遇的婦女同志竟然還有不少。這怎麼行?
接下來,就是書記和知青們想辦法救人,王小花們想辦法自救的過程。
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惡人得到懲罰,受苦難的婦女同志得到拯救。
她們的事蹟甚至還引起了國媒關注,全國婦聯主席親自過問,省委書記也接見了她們,對她們進行鼓勵,被拯救的婦女同志從此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錢高韻收到這個劇本大綱立刻拍手叫好,她是個正義感爆棚的人,看到這種事就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衝到現場去參與其中。
但是她有一個小小的疑惑,寫給謝贇的信中說:“這個劇本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提到全國婦聯和東省書記會不會不太好?萬一他們不樂意出場呢?”
謝贇回信給她:“不用擔心,劇本既然寫出來了,自然就該這麼演。”
事情的發展都是人推動的,她敢這麼寫,就有把握讓這些事情都真正發生。
不然她為啥不寫大領導接見、總理接見呢?不就是因為她沒把握辦得到嗎!
全國婦聯和東省書記,她還是有把握的。
錢高韻看到她這句話,按字面意思理解了一遍,心裡疑惑不已,這根本沒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啊。
但是她隨後再一想,嚯!這不就是說事情會按照劇本內容往下發展嗎?所以謝斌斌先預設了事情的發展脈絡,再去推動事情按照她設定好的路線往前走。
哎喲媽呀!她交了個厲害朋友!她是被事情推著走的,時代需要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順應時代,實現個人發展和集體發展。謝贇和她截然相反,她是推著事走的,她想要時代因為她而改變,個人發展反倒是次要的。
錢高韻回想了一下自己從決定下鄉,再到去柳樹屯插隊之後發生的事情,好像每一件事,都和謝贇有關。甚至,她自己的個人發展的變化,也和謝贇有關。
哎呀,羨慕!她其實也是想成為像謝贇這樣的人的。
但是經過了幾年的社會歷練,她現在已經不會像當初那樣沒腦子了。這種事想想就好,根本做不到。
錢高韻拿起謝贇的劇本大綱,開始一點一點填充、打磨細節,務必要把這個冷硬的流水線大事記變成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她要用這個故事,激勵更多女同志站起來,反抗父權、夫權,反抗一切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去爭取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從此擺脫枷鎖,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自己做不到改變時代,但她可以跟著能改變時代的人走。
以後,謝贇讓她幹什麼,她就好好幹。
而且,她無師自通的在裡面把政府、知青、婦聯、公安、部隊都誇了一通,把解救婦女的行動昇華到了新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層面上,這樣,以後誰也不能說這個行動有問題。
花了幾天時間把劇本改完,錢高韻立刻把信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