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李東山的野心(2 / 2)

謝贇說:“李廠長,感謝您這麼信任我們,您放心,我們肯定能實現技術進步。”

潘長青也動情的握住李東山的手,再三表示感謝,“我知道你弄來這臺機床不容易,我們不會辜負你的,就算是不眠不休,我們也要做出成績來。”

他對於實現技術突破是有信心的。

當年我們在一窮二白的時候都能研究出數控銑床,比世界第一也就晚了六年而已。

而第一臺數控銑床就是由清大主導完成的。

研究在1958年開始,那時候,潘長青和趙英傑都已經離開了學校,但是鄭淑華還在,她對這個研究過程非常清楚。

數控銑床的研究由精儀系、自動控制系和電機系聯合開展,分別負責機床的液壓系統、數字控制、步進馬達及其驅動。京城機床廠作為外部協助單位,負責提供銑床和維修。

這項工作由精儀系牽頭,一開始的要求是半年內完成,實際上多花了幾個月,用了差不多一年。

參與人員對數控機床都沒有了解,也沒有相關的技術資料。他們能靠的是什麼呢?一張從老大哥那兒帶回來的數控機床的廣告,上面印有機床照片,機床旁邊有一個比成人稍矮的機櫃,是數控系統,廣告上還列了幾條數控機床的效能指標,但沒有給出數控部分的結構框圖。

這就是全部資料了。

他們要完成任務,只能靠自己。大家根據機床的特點、加工要求以及紙帶輸入機的速度,確定了數控機的技術指標和結構框圖。

基本方案確定之後,再完成邏輯設計、單元線路設計、電源設計、生產圖設計等生產前的全部工作。

這群研究人員耗時一年,從無到有,研發出了數控銑床,激勵了一代機床人勇攀科技高峰的決心,開啟了我國機床生產和研究的新時代。

後來有好多機床廠都突破了技術瓶頸。

如果能一直這麼搞下去,我們應該不會落後於世界領先水平太多。

可惜後面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耽誤了幾年時間,自主研究幾乎停滯了。

但是沒關係,還不算太晚,還有機會。現在大家還有研發熱情,還有技術創新的激情。

而且,人家從無到有都能搞出成績來,他們已經站到人家的肩膀上了,還能搞不出來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