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電話的第二天,李東山就帶著拖拉機廠的兩位工程師來到了桃園公社。
他笑出一臉褶子,“沒想到你們速度這麼快,我接到電話的時候都不太敢相信。”
謝贇笑道:“沒辦法,為了對得起您的支援和信任,我們這段時間簡直就是在拼命,總算功夫不負苦心人。我們出了成果,您壓力也能小點。”
謝贇和潘長青聊天的時候分析過,也盤問過李知新,李東山的壓力應該來自兩頭,上游的機床廠和下游的拖拉機廠職工,他作為廠長要對這兩方負責,壓力應該不小。
但李東山不承認,他笑道:“我沒什麼壓力,你們別有壓力。”
他一個正當年的大老爺們,承擔點壓力是應該的。
謝贇笑著問他:“您真的沒有嗎?”
李東山笑道:“一點沒有不可能,多少有一點點。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嘛。先給我們看看發動機,讓我們的工程師也瞭解一下。”
謝贇直接指著那輛裝備了改造好的發動機的伏爾加小轎車,跟他們說:“你們試開一下嘛,回頭這輛車你們直接開回去就行了。這個研究做完,這輛車放我們這兒就沒什麼用了。我們現在有李廠長借來的機床,再加上我們這些人,自己就能造一個新發動機出來。當然了,還需要李廠長給我們弄點材料過來。”
李東山:“……你想要啥?”
“就一點東西,待會我再跟您說,咱先試車吧。”
“我來我來。”
兩位工程師嘴上說著話,一起往車邊衝,手同時放在車門上,對視一眼,噼裡啪啦,火花四濺。
謝贇問李東山:“他倆不會為了誰先開車的問題打起來吧?”
“不至於。”
在大家的注視下,兩位工程師剪刀石頭布定輸贏,贏了的興高采烈的坐上了駕駛座,輸了的那位一臉不忿的從車頭繞過去,坐上了副駕駛。
鑰匙插入點火孔,向右擰至啟動位置,發動機發出輕微震動,啟動成功。
都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光是聽發動機啟動的聲音,就能對發動機的效能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
汽車駛出農機站,李東山盯著車屁股看了半天,直到車跑遠了才回神,問謝贇:“你要什麼材料?”
謝贇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單子上這些。”
李東山一看,鋼板、鑄鐵、鋁合金、各種電子元件,他看了謝贇一眼,“你不會是想造一輛汽車吧?”
“嘿嘿。不是,我們主要是想透過實踐的方式來除錯機床。用它來製造各種零件,然後不斷地提高機床的精度。”
李東山似笑非笑,“你看我信不信?”
“您必須得信!”
他們主要是為了研究機床,順便弄個汽車出來開著玩。
“行吧。你們順便設計一輛汽車唄,等你們設計出來,我們的汽車生產廠說不定正好建成,咱們合作造汽車。”
謝贇:“……您是算盤珠子成精了嗎?”
設計一款汽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畫個圖紙就行的。
李東山哈哈大笑,“咱誰也別說誰。”
“我們的設計圖紙就免費送給你們啊?”
李東山問她:“你說呢?”
謝贇:“……”
要她說的話,那當然得讓廠裡花錢買。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全國一盤棋,搞研究的人研究出來的東西就是公家的,還真要不了錢。
他們這個研究院雖然聽起來像個草臺班子,但是手續齊全,程式合法,是個正經研究院。真正搞研究的是正兒八經的科研人員,他們不好露面,出面的都是謝贇,偏偏她也是個公職人員。
要啥錢吶?你這個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不是應該的嗎?國家給你發工資白養你啊?
而且,雖然研究院正經,但是經費是沒有的,研究用的材料都是化緣得來的,全靠全國各地人民群眾和兄弟單位的友情贊助。
就這,他們還乾的樂此不疲呢~
謝贇擺擺手:“算了,送給你們吧。”
李東山笑道:“你這臉都皺成核桃了。我也沒這麼殘酷,到時候跟你們籤合同,給你們研究院撥點研究經費,就當是委託研究。到時候這筆經費怎麼發到研究人員手裡,就是你來想轍了。”
“這還差不多。”
李東山說:“我還帶來個工作機會,給你弟弟,讓他給我們拖拉機廠當個外派技術員。他現在不是畢業了嗎?我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