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新說:“我倒沒想這麼多,就是想省點事,儘量不惹麻煩。看上我的那個女同志和她媽都有點自以為是,自說自話的那種,拒絕不見得有用,我躲著點能過安生日子。”
高翎沉默了一下,問李知新:“你在那邊過得怎麼樣?還適應吧?你去了一年多,就給我們寫了一封信報平安,我數了一下,你那封信加上標點符號一共就33個字,比你哥還會應付事。他雖然把字寫得巨大個,但是好歹能佔滿一頁紙。”
李萬鈞:“……說老二的事,就別點我了吧。”
李雍容說道:“我會背。‘爸爸,媽媽,小妹:見信安好。我已經安頓好,一切順利,勿念!李知新上’。”
李知新尬笑一聲,“我太忙了,實在沒時間。我領導給我安排了很多事,簡直就是把我當牛馬使喚了。”
李東山笑道:“這是小謝能幹出來的事。你學的怎麼樣?”
李知新嘿嘿一樂,“沒白去。不是我自誇,我這一年多,進步飛快。”
“那你能出師了嗎?任城今年發展不錯,工作機會有不少,容容自己能找到工作,你可以回拖拉機廠,新建的電機廠也可以去試試,那邊也缺專業人才。我和他們廠的老魏挺熟的,可以給你個機會去試試。”
李知新搖頭,“不回,我這才哪兒到哪兒啊?要學的多著呢。我還得抓緊時間,專家們有的已經回去了,我得趁他們還在這邊多學點。”
李東山說:“你心裡有數就好。之前讓你下鄉是不得已,現在嘛,你要是想回來就可以回來了,不想回來就在那兒好好學。你們現在研究什麼呢?”
“機床。還有轎車發動機,目前這兩項都在做。我聽謝副縣長說,他們打算開春再邀請一位專家過來,到時候肯定能如虎添翼。這位專家是潘老師力薦的。”
“是誰?”
“具體沒跟我說,潘教授賣關子,只說這人的水平在他之上。”
李東山震驚了,“比潘教授還厲害?”
“潘教授是這麼說的。我還問過謝副縣長,她琢磨了半天,才說了句,應該不在潘教授之下。只是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人生際遇殊難預料,潘教授倒黴,58年就出事了,後來很多研究沒能參與,他要是參與了,成就肯定不小。這位運氣也不好。”
李東山:“……”
潘教授實力確實很強,但壞就壞在這兒了,這是位全才,不光研究數理化,對於文史各方面也很精通,善於思考,思考的多了,對於國家的各項政策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光有想法還沒問題,關鍵是他還說出來了。當年大鳴大放大辯論,潘教授在報紙上發文闡述自己對教育問題的一些看法,得罪了人,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蹉跎了這麼多年。
也就是這人性子堅韌、樂觀,還有家人陪伴、鼓勵,換個人早就自暴自棄、完蛋了。遇上小謝這幫人,也是他的運氣。當然了,潘教授重新出山,也是曲水縣和國家的運氣。
他拍了拍李知新的肩膀,說道:“好好學吧。以後你要是成了科學家,研究人員,就算是給咱老李家爭光了。”
李知新信誓旦旦,“我已經決定徹底投身科研事業了。就跟著潘教授幹。他在曲水縣,我就在曲水縣,他要是回京城,我也想辦法跟過去。”
“可以推薦你去上工農兵大學。雖然大部分畢業後會回到原單位,但是如果你特別優秀,留校也沒大問題。你透過考試肯定是可以的吧?”
“當然可以。”
“對了,小謝的弟弟現在是不是上高中了?”
“都上高二了,夏天就高中畢業。”
“他成績怎麼樣?人怎麼樣?”
李知新一臉鬱卒,“比我強。他們姐弟都比我強。小謝副縣長是正兒八經的高中畢業生,成績全優的那種,她腦子特別好使,跟著潘教授學習的時間也比較長,比我優秀多了。潘教授說,小謝副縣長比他不差,甚至比他還強,他自己靠的是勤奮刻苦,小謝副縣長靠天賦。
她弟弟也很聰明,自從到了公社念高中,也跟著潘教授他們學習,比我進門還早呢,平時我都叫他師兄。其實他那個高中讀不讀都問題不大,他學的比高中課程深多了。”
李東山說:“那他畢業以後是找工作呢,還是去唸工農兵大學呀?”
“您這話說的,好像他想念就能念似的。”
“你覺得小謝不能給她弟弟運作一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
他看的很清楚,小謝確實品德高尚,但她並不是那種“水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