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向王慶麗同志學習!(1 / 2)

跟王慶麗溝通完,謝贇又去了縣城,找到了何澤山,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講了講,邀請他一起去省城,找夏世傑說事。

何澤山也是見慣了風雨的人,覺得謝贇的擔憂不無道理。“高考制度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反對聲,有的人成績不好,考不上,就攻擊高考制度,說是制度不合理。攻擊了十多年,高考沒了。這其中有政治因素,咱就不說了。現在剛出現一點恢復的苗頭而已,可經不起折騰。”

想了想,他又說道:“去找夏書記的時候,咱們就別扯高考的事了,只說樹典型。我們發現了一個特別優秀的人,覺得全國人民都該向她學習,就這樣。”

謝贇點頭,她也是這麼想的。自己人私下裡怎麼聊都行,對外別扯高考的事,就是單純的樹立一個貧下中農的典型。

高考這個議題,他們現在碰不得。

但她確實希望這個苗頭可以一直堅持下去,高考制度有自己的侷限性,推薦上大學侷限更大,後來有人抨擊這種推薦上大學的制度,“上大學不需要憑文化,只需要有個好爸爸”。

謝贇和何澤山帶著稿子先去了任城市委,和市委書記鄒明濤打了個招呼。雖說這事和市裡沒關係,但是呢,越級上報屬於官場大忌,他們還是按規矩辦事。

鄒明濤跟何澤山是老相識,巧的是,在擔任任城市委書記之前,鄒明濤曾經擔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曲水縣委書記,是何澤山的前任。

66年的時候,貧農出身的老革命鄒明濤被打成了走資派,被“靠邊站”了,69年才復起。他是個瞭解下情、關心百姓疾苦、性格剛正不阿的人,在早年間被領袖接見和表揚過,重新復起也是在領袖過問之後。大領導點名讓他恢復工作,夏世傑親自到任城宣佈了領導的指示,鄒明濤才能重新擔任任城市委領導職務。

在這個特殊時期,鄒明濤做了很多消除派性、促進團結、抓好生產的工作,非常難得。

之前因為推廣柳樹屯1號麥種的事情,謝贇已經見過他一次了,對他的務實、樸實、正直、實事求是的作風十分欣賞。

鄒明濤一點架子也沒有,聽秘書說他們倆來了,直接就把人叫到了自己辦公室。

“你們倆今天來是有什麼事啊?麥種推廣有困難嗎?”

何澤山趕忙說道:“沒有沒有,進展順利。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我們倆今天來是因為其他事,跟您打聲招呼。小謝跟您說。”

鄒明濤笑著點頭,“那就小謝說。”

謝贇笑道:“我們桃園公社有一個特別優秀的年輕女同志,叫王慶麗。她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重男輕女,非常嚴重,她上了三年小學,就開始在家裡掙工分幹活了。

這位同志積極上進,幹活是一把好手,是隊裡的一等勞力,後來又在不耽誤幹活的情況下學了獸醫知識,幫隊裡養豬。再後來,我們隊辦了夜校,她又進入夜校學習,進步很快。哪怕再忙,她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知識和文化,70年的時候,成了隊裡推薦的第一個工農兵大學生。

她去年學成歸來,在我們公社畜牧獸醫站工作。去年您和夏書記一起去柳樹屯的時候,夏書記說,柳樹屯的規模養殖可以推廣一下,現在,王慶麗同志就在做這個事情,她先是培養了大批赤腳獸醫,又推廣科學養殖,在各個大隊循序漸進擴大養殖規模,事情辦的有模有樣。

我們覺得,像這樣優秀的同志,她的事蹟應該讓全國人民知道,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王慶麗同志的事蹟,不在於多麼轟轟烈烈,而在於,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如果我們的老百姓,都能向她一樣,成為工作學習兩不誤的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興呢?

所以,我想著,在省報上發一篇她的文章,然後再請夏書記幫忙遞到國報,這樣,可以擴大影響力。您也知道,這幾年全國各地樹了不少典型,咱們這兒也可以出一個。”

說著話,謝贇把自己寫的稿子遞給了他。

鄒明濤仔細看過稿件,略一思索,問道:“這個王慶麗同志之前就上過報紙了吧?”

“對,上過了。她還是開風氣之先的人呢。在我們那兒特別受歡迎。誰聽了她的事蹟都要豎個大拇指的。”

鄒明濤笑了笑,問何澤山:“老何,你說呢?”

何澤山一直聽謝贇在那兒嘚啵嘚,沒開口說話,但腦子始終沒停過。似乎柳樹屯那個地方確實容易出人才,這個王慶麗同志,在那樣差的環境中,還能成長成現在這個樣子,屬實難得。她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