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部隊領導的決定(2 / 2)

底過完了。

社員們重新開始了忙忙碌碌的生活,忙著春耕、播種、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防倒伏,如果雨水不夠,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作物澆水。

謝家院子裡的地都重新刨了一遍,種上了菠菜、西紅柿、茄子、黃瓜、豆角,還有土豆。

生長週期比較長的種在前院,生長週期比較短的,比如菠菜,就種在後院,生長週期相對較短的黃瓜和茄子也種了一些在後院。這樣不耽誤4月底5月初的時候種棉花。

,!

正月初六,柳樹屯大隊添了兩名新成員,兩位來自公社的男知青,他們扛著行李,住進了收拾好的“知青點”——原來是一位五保戶老人的家,老人去世以後,房子就空了出來。

這兩位知青被分在了一個小隊,和社員們在一起幹活,擔心他們不會幹,小隊安排社員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指導。

所幸這兩位一點不矯情,知道自己下鄉就是要幹活的,就是要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的,對現狀接受良好,甚至還幹勁十足。

完全跟著社員的安排走,主動請教問題,不怕髒不怕累,幹活十分積極,受到了廣大社員的肯定。

謝贇第一次看見他們的時候,倆人跟廣大社員一樣,挽著褲腿在挑糞。

要施肥了嘛。

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不允許私自截留肥料,家裡的豬、雞、兔子和人產生的糞便必須統統交給集體,給集體土地施肥。

要是被發現私留,是要被通報批評的。

這兩位知青很快就適應了農村的生活,平時和大家也很聊得來。

張光宗曾經感慨:“這是兩個好同志啊!原本李書記他們還說,這些孩子不急著下鄉,我還以為得過段時間才來呢,沒想到他們過完年就來了!太積極了!改變了我對城鎮孩子的既定印象。”

謝贇抽了抽嘴角,關於這些知青為什麼那麼積極的來插隊,她是有點了解的。

張瑞鳳的同事王淑珍同志的兒子就去插隊了,回的是王淑珍的老家拱橋大隊,也是過完年就去了。據說,不去不行。因為曲水縣正在組織援邊知青團,鼓勵年輕人報名。

再不就近插隊,他們大概就要被一鍋端送到邊疆去了。

:()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