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上輩子的錢高韻效應(2 / 2)

這個時候已經是一個被城裡人廣泛接受的理念了,京城婦女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5歲,很多人下鄉的時候也就十六七,十七八,本來就不急著結婚,再加上家裡人的叮囑,媒體上對於晚婚晚育的提倡和宣傳,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想在農村結婚。

但是,錢高韻橫空出世,把她和貧下中農結合的事情發在了媒體上,再加上有些人和單位的推波助瀾,說錢高韻的做法表達了紮根農村一輩子的決心,敢於和舊觀念、舊傳統徹底決裂,是“生動的路線主義教材”。

,!

從那以後,關於知青婚姻問題的政策就變了,變成了鼓勵知青在鄉下結婚,有的地方甚至把知青在農村安家作為上山下鄉運動的成果。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個時候,最早下鄉的知青中,有一些人年齡已經比較大了,確實到了該結婚的時候,可能也有的人擔心,如果遲遲不結婚,會是另一個不安定因素。

謝贇隨便罵了兩句就停了,錢高韻說到底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工具,她本人也是個受害者。

不過,回到家以後,謝贇晚上還是拜訪了錢高韻,又給她打了一遍雞血,鼓勵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搞事業上。至於結婚什麼的,想都不要想。

錢高韻聽沒聽進去謝贇不太確定,但是王慶麗兩眼晶亮,一看就是聽進去了。

“斌斌說得對,結婚太耽誤事了。一旦結了婚,乾點什麼都需要和家人商量,得爭取丈夫公婆的同意,他們才不會支援你去搞事業,只會把你綁在家裡幹家務。你要是不同意,接下來就是吵架、打架,大人叫孩子哭,亂成一鍋粥。

不結婚就沒這些事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學習就去學,脫產一個月也沒事,家裡沒有成堆的衣服等著你回來洗,也沒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著你回來喂。想觀察麥苗成長就去觀察,住到地裡也沒事。結了婚就不行了,肯定有人反對。”

謝贇:“……”

她跟錢高韻說:“韻姐,你大老遠的從城裡來到我們這兒,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吧?”

錢高韻:“是!我會把個人的事放在一邊,一心撲在工作上。”

謝贇狠狠地誇讚了她一通。【六十年代的計劃生育宣傳】

:()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