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投稿(1 / 2)

忙活了整整一個星期,柳樹屯才收完了玉米,掰完了,剝完了,玉米杆也刨完了,就等著曬乾以後脫粒。

生產隊趕著牛車、騾子車和馬車,把地裡的玉米杆全都運出去以後,公社農機站就會派人開著拖拉機來幫忙耕地。

人民公社時期,土地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適合機械化作業,從1963年開始,柳樹屯大隊的耕地任務都是由拖拉機來完成的。 但是社員們也不能閒著,拖拉機在前面耕地,他們要在後面施肥,然後,拖拉機再把地耙一遍,把大塊泥土耙碎,也把糞肥耙的更均勻。

他們還要收黃豆、小米、花生、芝麻、地瓜,邊邊角角的土地沒法使用拖拉機的,還需要人力和畜力來翻耕,然後還要播種小麥。

等到徹底忙完,已經是10月底了。

謝家院子裡多了很多玉米皮,玉米芯,已經曬乾了整整齊齊的碼放在一起。

還有一批紅薯藤,全都曬乾切碎,冬天沒有豬草的時候可以用來餵豬。

豬是真正的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村裡有的人家廁所連著豬圈,人拉的糞便進入豬圈,也會被豬吃掉。

因為謝燊已經開學了,謝贇前兩天去鄰居家換菜的時候親眼目睹,從那以後再也不提吃豬肉的事了。

她覺得自己需要時間去遺忘。

這段時間,她還吃了不少新鮮的紅薯葉,炒著吃、拌著吃、煮著吃,味道還不錯。

新收的紅薯一部分擦片曬乾,能儲存很久,還有一部分被存進了菜窖,也能儲存比較長的時間。明年還能拿出幾塊來育苗。

院子裡原來種紅薯的地方,已經種上了蘿蔔。

院子中間的地劃出了兩個小方塊,謝燊從外面撿回一些石頭碼了邊,把地圈了起來,也種上了秋土豆,此刻已經長得很好了。9月初種的,大概在11月底就能收穫。

家裡的豬最近伙食比較好,紅薯給的比較多,加上謝燊偷偷給它多加幾把棒子麵,已經開始長膘了。

今年的秋收,因為每人每天能吃一個雞蛋,也因為謝贇不著痕跡的投餵,全家人都沒有像往年一樣,一到農忙就掉秤,以前,張瑞鳳忙這兩個月,能瘦十多斤。原主也差不多,本來就不胖,每次忙完就更瘦了,要花一冬天才能慢慢養回來。

謝贇對自己的身材相當滿意,結實健美,肌肉線條流暢,不光有馬甲線,還有腹肌,體脂率肯定很低。別說她了,就連9歲的謝燊都是一身腱子肉,小胳膊一繃緊,捏起來硬邦邦的,整個人矯健的跟猴子一樣。

現在剛剛好,再瘦了就不行了。

9月22日,謝贇投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稿子,那是一個星期天,謝燊自告奮勇,跑到公社郵電所去幫她寄的信。

這篇文章寫的是生產隊熱火朝天的秋收景象,豐收給社員們帶來的喜悅和希望,以及新社會對於真正的窮苦人家的關照,讓那些真正困難的群眾也能吃得上飯。

寫完以後,她先給張瑞鳳和謝燊讀了一遍,母子倆啪啪鼓掌。

張瑞鳳說:“寫的太好了,真的。我一聽到這篇文章,就好像回到了幹活那時候,有個詞怎麼說的來著,叫什麼身,身什麼來著……”

“身臨其境。”

“對對對,就是身臨其境。哎喲喂,我閨女可真厲害,這文章要是發不了,那就是報紙的問題,不是我閨女寫的不好。”

謝燊說:“姐,等這文章發了,會給咱們寄報紙吧?至少得告訴咱們發到哪一期了。到時候弄份報紙,我拿到學校去唸給我同學聽。”

謝贇臉皮賊厚,把這些誇獎如數收下,說道:“行,等我先把它寄出去。然後我再接著寫,多寄幾份,總有人慧眼如炬,能看到我的才華。”

張瑞鳳、謝燊:“對對對。”

然後,謝燊就幫忙投遞出去了。

10月11日,郵遞員來給謝贇送信。那一天,謝贇在地裡幹活,收到信後,旁邊人就問她,“誰給你寫信啊?是你同學嗎?”

不記得謝家有什麼親戚需要寫信聯絡的啊。

謝贇看了看信封,報社寄來的,便大大咧咧的說道:“不是,是報社寄來的,我之前寫了篇文章,歌頌咱們柳樹屯大隊的豐收景象,社員勤勞能幹,報社給我回信,大概是通知我這文章能不能用。”

嘴上這麼說,但是看著信封的大小,摸著厚度,謝贇心裡很清楚,這文章一定是發表了。要是沒發表,人家報社理都不理你。

“喲!你還給報社寫文章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