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新進展(1 / 2)

這場培訓持續了十多天,只能給大家講個大概,想讓他們一下子就吃透是不可能的。

李東山十分大方,邀請大家都去他的汽車廠學習、實踐,學到家了再回去。

所有人都很感動,立刻向自己所在的廠子打申請,要去任城汽車廠學習。

謝贇覺得李東山這傢伙狡猾得很,一下子就把人家的高階工程師全挖走了。說是去他那兒學習,去了以後還能不幫忙幹活嗎?反正這個技術是捂不住的,必須要分享的,那自然也得給自己謀點好處。

謝贇和謝燊回曲水的時候,李東山也帶著人回任城了,和他一起回去的,還有李知新,他要負責全程指導。

李知新嘟嘟囔囔,不情不願,李東山問他:“你不跟我回去,難道讓斌斌和木木跟我回去嗎?”

李知新頓時就閉嘴了。斌斌姐的工作不能耽誤,無可替代,木木年齡還小,現如今也不過只有16歲,哪能讓他去工廠裡吃苦頭,還是讓他專心學習吧。

謝贇不走心地安慰他:“好好幹,儘快讓廠子走上正軌,把大家都教會了,你就能回來了。有時間我和木木去看你哈。”

李知新眼睛一亮,叮囑道:“你們一定要來啊。你開車很方便的。”

謝贇:“我就說說而已,你還當真啦。”

“嘿!你這人!”

“我這人怎麼了,我這人就這麼實在。連用善意的謊言欺騙你都不願意呢。”

“你剛才就欺騙我了!”

“那不叫欺騙,那就是客套話。”

李知新:“……”

謝燊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師弟,有事給我打電話。”

李知新:“……”

回到桃園公社,謝贇正好趕上了高精度數控機床的收尾工作,算得上有始有終了。

鄭躍華說:“我配合你們弄完這個機床,接下來你們都和我一起集中攻關積體電路,這個真的很重要。”

鄭淑華說:“知道了,你都念叨了一百遍了。”

為了研究大規模積體電路,她和老趙都暫時放棄去軍區做研究了。

主要是鄭躍華太能叨叨了,每天跟和尚唸經一樣不厭其煩的向大家科普大型積體電路研究的重要性,什麼“涉及計算機、半導體、精密儀器、化工、材料、冶金等各學科諸多技術領域”,什麼“一個國家積體電路電路設計、製造技術的水平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反映”。

為了讓他閉嘴,鄭淑華和趙英傑決定留下來。

謝贇對此也是支援的,軍工研究固然重要,積體電路也真的很重要。

這段時間,根據鄭躍華提供的資訊,謝贇四處聯絡,找到了好幾個正在研究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光刻機的團隊,瞭解到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情況,現在的人都是大公無私的,沒有藏著掖著,確定了謝贇的身份之後,就把研究進展跟她共享了。

謝贇聽說,這些研究團隊還主動聯絡積體電路廠,給廠子做培訓,研究成果也都是免費轉給了這些廠子。

鄭躍華綜合分析了研究情況,和自己從四機部那裡得到的國外的情況作對比,得出一個結論:單從理論研究上,我們並沒有落後幾年。但是考慮到工業的整體水平,在產業化方面,我們落後還是比較多的。

對於這個分析結論,謝贇表示完全贊同。

說實話,她還是有點震驚的。

她只知道後世被卡了脖子,這會才知道,目前,理論研究真的沒有落後多少。1965年科學院研製出65型接觸式光刻機。1970年代科學院開始研製計算機輔助光刻掩模工藝。

但是,落實到生產上,那真的就差比較多了。說白了,我們差的是生產線。所以改開之後,我們各行各業都從國外直接引進生產線,就是為了實現規模化生產。

積體電路研究由鄭躍華總體負責,他根據大家的專業把人分成了幾個小團隊,有的團隊去研究純度更高的化學制劑、滿足條件的光刻膠,鄭淑華帶領一撥人去研究能滿足生產條件的精密儀器。

謝贇負責的是計算工作,大家都知道她有超強的計算能力,計算速度堪比國內目前最好的計算機。所以,鄭躍華要做模擬設計和電路設計的時候,謝贇要幫忙計算。

雖然我們研製出的計算機計算速度不比國外的差,但是數量真的有限,不是一臺就是兩臺,東省科學院還沒有那個牌面能搞來一臺。

只能靠人工了。

謝贇都是雙線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