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擔任過外地的軍官,回鄉後一些老的官兵跟著來到於陵落戶,李尚書就安排他們道市場上維護秩序,鬧事的送官府。結果非常管用,市場秩序好了,外地的客商紛紛聞名過來經商開工廠的,人越來越多。”
“李尚書這就開始以商養商的過程了。”
“怎麼說,那個年代不會是建設你這樣的攤位吧?”劉清源快人快語。
“他們一個人來做買賣的,總要住宿吧,一些物品總要找地方存放吧,如果一家人都來了,那麼就要安家職業吧?鍋碗瓢勺總離不開吧?”
“是啊,不然留不住人,不可能總駐店的。”
“於是, 李尚書就安排人在自家的地裡蓋房子,也不大,三間最大,一般一間。於是 ,客商 尤其是外地的客商就租他的房子作為立足之地,也有近處的客商就租房子放置經商用品,結果是供不應求。”
“那就可以賣房子發財了。”韓主任說。
“李尚書說,不能賣房子,如果賣出去的話,房價就會被不良商人操縱,人家做買賣的就只能哭了。於是,他的房子就是低價出租,十年不動價,而且是李家負責出錢維修。不收另外費用 ,結果大受歡迎,這些出租房區域很快發展成了新的商業區,城區面積越來越大,買賣人越來越多,建的房子也越來越多。李尚書就用這些房租繳納皇糧國稅,減輕了商戶的負擔。”
“我猜的不錯,基本接近我的思路。高招啊 ,幾百年來穩定的營商環境就是這麼發展壯大起來的。”
襲副局長看我們沒有走動的意思,悄悄走到杜主任與董區長面前,問道:
“各位領導,你們看下一步去哪裡好?”
“你安排一下, 明天開一個鄉村公路會議, 要求各個村的一把手都要參加,你們也要參加,安排一下公路維護問題,尤其是國泰村市場這一段,首先解決。”
李老拱拱手,表示感謝。
“那就好,謝謝董區長。爸,要不咱們去工廠看看吧,你看需要打個電話讓廠裡準備一下不?”李瑜薇問。
李老馬上邀請杜主任說:
“你看,我們是先到工廠去看看 ,還是先吃飯,反正也都不遠,很快的。”
這一說,我看了看手錶,已經十一點四十五了,怪不得感到有點疲勞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