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任韻濤的別稱),去釣魚不?”今日天氣良好,空氣中帶著些許微風,正是適合釣魚的好時候。
“哪裡去釣魚哦?”任韻濤回覆道。
自從門口的大溝修砌成三遍光後,以往釣魚的樂趣就再也不存在了。
而且附近也沒有什麼能夠釣魚的地方,家中的魚竿估計都快要生鏽了。
“去軍區那邊嘛,之前我們班上的同學去過,很多魚的。”記得國慶前夕,根根和陳龍幾個去軍區那邊釣過魚,似乎收穫還不錯。
白馬街道後面,有許多魚塘,每到這個季節,主人家都會進行清塘,大魚抓走後,剩下的鯽魚之類的,便留在塘裡,不再進行管理,也算是主人家對其他人的一種福利吧。
“那邊有魚不?”任韻濤質疑道。
畢竟我們離那裡將近3公里呢,來回都得一個小時的車程了,還是要確定好了才踏實。
“放心嘛,我同學前幾天還去釣過,很多魚,而且釣魚的人也很多。”我將道聽途說的資訊添油加醋一番,很肯定的告知任韻濤。
見我非常肯定且迫不及待的眼神,任韻濤也心動了!
“走嘛!用沙蟲子(生活在茅坑表面的一種生物,蚊子的幼蟲,學名叫:孑孓)還是雀扇子(蚯蚓)釣啊?”既然要決定釣魚,魚餌是關鍵。
“都準備點嘛,我也不曉得那裡有些啥子魚。”我說道。
沙蟲子比較小,我們這邊基本拿來釣尖嘴子等小魚用。
而雀扇子相對較大,適合釣鯽魚和大一些的魚。
既然路途遙遠,情況也不清楚,我不得不考慮周全一些,多花點時間,準備充分,以免到時候遇到尷尬的情況。
沙蟲子個體非常小,必須要用特殊工具進行捕撈才行。
幸好之前我利用爛布片和竹竿製作了一個,要不然臨時要用還真搞不定。
“我曉得任瑤瑤家的茅斯里有很多沙蟲子。”任韻濤激動的說道。
這孩子,沒事觀察人家茅斯干啥?還觀察這麼仔細!聽的我一愣一愣的。
不過既然他這麼肯定,那我們就先去那邊吧!
我二話不說,提上網子,就往任瑤家的茅斯衝去......
我們這邊的茅斯很傳統,不似縣城那種高檔的感覺,又是貼磚,又是沖水。
咱這邊的茅斯,一般都是一半在家裡,一半露在外面。
家裡這部分,主要是由蹲坑和下水道組成,蹲坑一般會用一個小房間單獨框起來,裡面約是2個平方左右的空間。
狹小的空間當中,除了蹲便槽之外,還會留一塊區域來放衛生紙。
大部分家庭都是選取家中不用的鞋盒來放置衛生紙。
鞋盒大小適中,能夠讓衛生紙在盒內平整的展開,而且鞋盒表面還有一層塑膠薄膜。
在相對潮溼的廁所內,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
茅斯露在屋外的部分,基本為長方體的大坑,用來儲存大糞用。
至於為何要建在屋外,一是方便給蔬菜植物等澆糞,而是建在屋內不安全,萬一不小心掉進去呢?再說了,味道也不好聞吧!
等我們來到目的地的時候,茅斯被蓋起來了。
“小宇,你把草墊子揭開,我看看沙蟲子多不多。”我示意任韻濤去揭草墊子。
草墊子長約三米,寬一米多,用竹片做的骨架,穀草均勻的鋪在骨架上,正好蓋住茅斯。
用草墊子能夠很好的阻擋茅斯內的臭味,不至於經過此處的時候噁心想吐。
任韻濤一臉嫌棄的將草墊子搬開,丟到了一邊。
幽深的茅斯終於得以重見天日,黑乎乎的糞水安靜的堆積在裡面,表層被厚厚的黑色汙穢物蓋住,散發著股股刺鼻的氣味,引人作嘔。
稍微緩了一口氣後,茅斯內部飄出的氣體才沒有那麼刺鼻,被陽光照射變得模糊的視線才終於恢復。
茅斯一角,上百條肥美粗大的白色蛆蟲扭打成一團,在糞水錶面不停的翻滾,展示著各自鮮活的生命力。
飽含蛋白質的軀體在糞水中浸泡了多天,依舊一層不染。
肥美富有光澤的軀體瘋狂扭動,時刻誘惑著你來捕撈營救它們。
茅斯中間的區域,厚厚的糞便堆積物已經被消耗一空,直接露出了下面的糞水。
密密麻麻的沙蟲子正在這塊區域歡喜的扭動。
糞水區域,形似小湖,沙蟲入水,猶如人們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