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拔河比賽的日子。平日裡大家都要忙碌的進行學習,所以老師和上級領導研究決定,給咱們舉行一場拔河比賽,用來緩解大家學習的緊張氣氛。
也讓大家感受一下,團隊協作的強大之處。
據說這是咱們學校的傳統專案,每學年新進的初一新生,都要進行這項運動。
咱們初一總共四個班級,正好分成兩組,勝利後強強對決,決出最後的贏家。
拔河需要二十個人同時使力,共同將力量匯聚在一起,才能贏得勝利。
宋老師一直在給我們講解拔河的要點,怎麼才能更好的配合,怎麼才能統一使勁。
宋老師帶過很多屆學生,不過貌似能拿到最終第一名的非常少,這不是說學生不怎麼樣,更多的體現在力量上。
畢竟要找到那種成績又好,身體也好的學生,很難,況且還要湊二十個這樣的人出來,真的不容易!
所以我們私下商量好了,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個冠軍捧回來!
好讓宋老師好好的開心一把!
我們才剛步入操場上,哪曾想這裡早已站滿了同學了!
有本年級的,還有初二初三的!
我去!玩這麼大嗎!
看來老師說的沒錯,這可是學校的傳統專案啊。
其他班肯定也被通知過來觀摩比賽了。
也好讓他們一起回憶一下之前自己在拔河的情形吧。
走到比賽區域,宋老師把大家叫到了一起,安排接下來的戰術。
二十人,左右各站十人,怎麼站位,也是很有講究的。
每個人的力氣都不相同,有勁大的,有稍微小點的。
而且不能從外觀來判斷人的力量。
並不是我們常認為的長的高長的胖的力氣就大。
像我這種就比較特殊。
從小家裡吃的就不是很好,我長的就比較瘦弱,而且身高也不是很高,在同齡人中屬於比較矮小的那種。
但我喜歡到處跑,光腳跑,也喜歡動手製作各種東西,偶爾還和院子裡的小夥伴戰鬥上一番,所以就導致我的力量比較大。
加上我左撇子的關係,左手的力量更是異於常人。
不過站位的問題,不用我們去過多擔心,宋老師憑藉多年的經驗和過人的觀察力,早已心中有數。
最大的問題不在這裡,而是我們怎麼統一使力的問題。
可別小看這統一問題,要是沒法統一的話,幾人用力,幾人不用力,二十人的戰隊最終只能發揮幾人的力量出來,直接就會失敗。
“我一喊加油,你們就使勁!”宋老師簡單的把統一使勁的口號定了下來。
為了區分開,以免混淆現場的加油聲,她還特意給大家加上一個手勢。
“我一喊加油,雙手會平舉到肩膀的位置,和加油聲一起,雙手往後和大家一起使勁!”宋老師繼續說道。
接下來,宋老師又給大家演示腳的站位。
“我給大家說,站位很重要,每個人都不能脫離整體隊伍。
每個人都把身體往後倒,儘量倒。
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力量往後壓,對面才不容易把你們贏下來。”宋老師一番講解後,大家便算是領會到了拔河的一些要領了。
也不怪我們臨時抱佛腳,拔河這種遊戲,一般情況下是沒法練習的。
拔河專用的繩子一直都被鎖在器材室,沒有特別的情況。繩子是不外借的,所以想練習都不太可能。
而平日裡要正常上課,除了開始給大家講解過一次後,中途也沒有複習過,直到比賽之前,大家再熟悉一番,接下來就是各憑本事了!
稍微消化一下宋老師講解的要領後,我們便準備上場了!
就在剛才,一班以絕對的優勢拿下了二班,現在我們的對手,三班,也進入了準備狀態。
我和另外十九個隊員一起走到比賽區域。
用於此次比賽的專用繩子就躺在我們的腳邊。
說實話,這繩子確實嚇到我了!
繩子通體烏黃,由千百根細小的麻繩組成,足足有嬰兒手臂那麼粗!
從它略帶灰塵以及密佈的小傷口來看,這貨經歷的比賽可能比我吃過的肉都多!
繩子至少有五十米長,兩邊隊員站滿後,各自地上都還盤著些許繩子。
在我們兩個隊伍中間,也就是繩子的中部位置,綁著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