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把作文寫的這麼好的啊?”李秋問道。
“就這麼寫啊,你想到啥就寫啥,隨便寫嘛。很簡單啊。”
我暈,莫名其妙,這個問題我該如何回答你?難道直接告訴你,哥有這方面的天賦?
還是算了吧,這樣怕傷到小朋友的內心。
“不說算了,小氣鬼!”李秋居然還發脾氣了!
我暈,不是我不告訴你,關鍵是我該怎麼說嘛!
就拿這篇作文來講,要寫農村的生活,每個人都能寫,只是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我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從很小的時候,就耳濡目染農活怎麼做,什麼時候做哪些,都是需要親身體會的。
鋤頭,雖然是個基本農具,在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有。
但關鍵就在這裡,見過,和用過,那是兩碼事。
舉個例子,如果僅僅是站在一旁,看別人用鋤頭挖地除草,可能會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勞,鋤頭的方便等等。
但沒有使用鋤頭挖個地,鋤個草,真正實踐過,你根本沒法更深入的瞭解到它。
一根簡單的木棒把手,看上去粗糙,經過長時間使用後,會變得光滑,這些都是能夠用肉眼看到的。
然而,鋤頭的重量呢?木棒捏在手裡的感受呢?
真正當你雙手緊握鋤頭的把手,輕輕揚起它,你才能感受到鋤頭的重量,以及木棒傳來的溫度。
當你每一次往下揮動木棒,帶動鋤頭挖入泥土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這一抬一揮之間,力量的遊走,汗水的揮發。
再次抬起鋤頭,帶動泥土翻轉,用的是巧勁,挖起的是泥土。
大塊泥土翻轉開來,輕抬鋤頭,連續斬擊泥土各個部位,將整塊泥土擊碎,擊散。
而剛剛這一揮一抬一鋤頭,僅僅只能挖起碗大的泥土,鬆土範圍也僅僅只有鞋子這麼大一塊。
偌大的一塊田地,就是在這不停的抬手,揮動鋤頭,重複又重複的做著機械性動作之後,一點一點的變成細土待種的樣子。
只有真正的去體會,去感受後,才敢說真正的瞭解了部分它的精彩。
咱不是吹噓,同齡人之中,能像我一樣吃苦的,文章沒我寫的好;文章比我寫的好的,又不會做農活。
所以才造成了目前的尷尬局面,全班我稱王!
當然,僅僅是此次作文而已。
......
上午時間短,過的飛快,晃眼就已經到了午休的時候了。
“任濤,走,出去玩!”此刻,楊鑫突然之間向我發出了邀請。
嘿!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啥情況?你沒回家吃飯嗎?”我疑惑道。
因為楊鑫的家就在教師宿舍區,每天中午他都是回家吃飯;咱們生物老師(也就是楊鑫的媽媽),每天都是早早的做好飯,等他回家。
吃了飯,我們在教室午休,或者外面操場上玩耍,而楊鑫每天都是待在家裡,等快上課的時候,他才往教室趕。
“我吃了飯了!這都啥時候了,還沒吃飯嗎!我是來叫你出去玩的!”
“去哪裡玩哦。你不睡午覺嗎?”今天很反常啊,不會有啥特殊情況吧?不行,我得搞清楚了再決定跟不跟他走!
“不睡!午覺有啥睡的!每天都睡,又沒啥意思!走嘛,出去玩!”
“¥#$%#%”
是啊,每天都睡午覺,好沒意思!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反駁!但你下午上課睡覺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真的非常想知道!
“不想去啊,眯一下午覺嘛,不然下午上課沒精神的。”我依舊拒絕道。畢竟下午還有4節課呢,要是都拿來睡覺,那還得了?
“走嘛,陪我去一趟我家。就一會兒!”楊鑫繼續央求道。
居然是去他家裡!我瞬間就來精神了!早就想去參觀一下教師之家,結果一直沒有機會,本來之前想給楊鑫說的,但最終我還是猶豫了沒有提出來。
畢竟這是去別人家裡,不太好!
“嗯~~那好嘛,我就陪你去一趟,但是說好了,要早點回來哈。”我假裝很糾結,實則內心已經笑開了花,真的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啊!
居然還有主動送上門來邀請去家裡玩的!
“好!~那我們走嘛,趕快點,不然等下來不及了。”說完,楊鑫風風火火的就先一步往教室外走去。
見狀,我趕忙跟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