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啊!”
“大嫂的手藝就是好!”
隔壁工作間,陸續傳來陳叔叔和王叔叔的讚歎聲。
估計早已知道今晚有口服的他們,時刻都在想盡快做完下班了吧。
“洗手吃飯了哦,菜都做好了,搞快哦,等會兒魚冷了就不好吃了”我媽的吆喝聲讓二位叔叔的節奏迅速拉快,畢竟魚兒不等人呀。
洗手,吃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已經來臨!
我早早的端坐在桌旁,擺好碗筷,等待大家的到來。
看,只要有好吃的,我鐵定是最積極的那一個!
待大家依次入座,我爸和叔叔們陸續倒滿杯中的酒,晚飯開吃!
桌上盛魚的盆,就是常見的不鏽鋼盆子,很普通,但更能夠凸顯出勞動人民的豪邁之情!
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就是這種感覺!
接近滿盆的魚,充分刺激著大家的眼球。
盆中表面覆蓋著一層深紅色的辣椒油,血腥而又時刻誘惑著你迫不及待的深入探索。
散落的辣椒和花椒粒,像附著在光滑表面的暗礁,稍不注意就會觸礁而燃。
油麵下,深黃色的湯底早已暗流湧動。
附帶著剛出鍋的熱氣,不停的翻滾,其間還混合著酸菜和蔥葉、芹菜的身影。
湯底之中,錯綜複雜的鋪設著大小不一的鯽魚。
這,便是今晚的主角!
火候,是檢驗這道菜的關鍵。
時間不足,魚腥味祛除不完整,影響整體的體驗。
火候過了,魚肉變老,則會失去鯽魚本該存在的鮮嫩。
當然,撈魚也是一門技術活。
筷子的使用也有技巧,必須捏住筷子的尾端才行。
盆很深,如若握的筷子中間段,那就避免不了被湯汁燙手咯。
筷尖將油麵往左右撥開,筷子下沉,刺探著盆底的魚兒。
切記不能下筷過快,不然筷尖會直接穿過魚體,破壞它的完整。
一開一合之間,筷子早已夾住嗷嗷待哺的鯽魚。
夾住後,力道的掌控,就很關鍵了。
魚身早已熟透,卻未煮散。
用力過大,會將整塊魚肉夾散,導致美味脫離掌控。
用力過小,滑膩的魚身就會調皮的返回湯底。
輕輕上提筷子,將魚兒帶出水面。這時候切記速度不要太快。
魚面比較光滑,稍不注意就會脫離筷子的包圍,重新回到盆中。
掉落事兒小,重新夾起就行。難就難在,掉落之時受重力影響,魚身擊打油麵後,使得湯汁飛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們,很難躲避開。
順利將魚撈到碗裡後,才僅僅完成準備工作。
略帶湯汁的魚兒,整條入碗後,鋪在碗底,白白嫩嫩的魚肉,時刻散發著誘人的美味。
“任濤,鯽魚要先從魚頭部分開始吃哦”看到我已經夾了魚到碗裡,我媽提醒道。
“為啥呢?”不是都一樣嗎?難道從中間不能吃?
“從魚頭開始吃的話,不容易被卡住,鯽魚的刺都是倒刺,魚尾的刺更多”
雖然我媽表述的不是特別明白,但我作為一個聽話的孩子,照做就行啦。
既然知道吃鯽魚很有講究,那咱也要先從魚頭的部分開始吃!
輕輕撥開魚皮,露出白白的魚肉,這個時候就要格外小心了。
吃鯽魚千萬不能著急,更不能圖什麼一口吃到一大塊魚肉了。
夾上一小塊魚肉,蘸上一點碗裡餘留下的湯汁,送入口中。
入口先是湯汁的複合味道,麻辣鮮香過後,再是魚肉的甘甜,一個字:美!
仔細咀嚼幾下,確認肉裡沒有夾有魚刺後,再一口吞下。
“慢慢吃,看被魚刺卡到哦”父母的關心總是第一時間傳來。
靠近魚頭的部分吃完後,便順著魚身往下,魚肚,魚尾,細嫩的魚肉讓勞累一天的人們變得輕鬆許多。
埋頭仰頭之間,是在找尋魚兒的身影。
側頭轉頭之時,魚刺盡數吐落桌角。
將魚兒翻面,露出另外一面完整的魚身,美味繼續,不容停歇!
埋頭吃魚的時間,我爸和兩位叔叔,推杯換盞,喝的好不熱鬧!
看來我媽做的水煮鯽魚確實魅力難擋,讓人慾罷不能啊!
吃完一條魚,再夾一點酸菜,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