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1 / 2)

兵書上說到“趁火打劫”時,有句話叫做“敵害在內,則劫其地。1”,意思是說,當對方有內憂時,就趁機佔領其地盤,收歸其治下的百姓。

沈持把大理國的羊皮地圖貼在黔州城中自家宅子書房的牆壁上,每天像看肥肉一樣看了又看,在想從哪裡下嘴啃一口。

幾番思索後,他去找黔州府通判韓越:“韓大人,咱們黔州府在大理國做生意的商行,哪些家在那邊做的生意比較大?”

去年沈持出使大理國之後,戶部與大理國協商,讓我朝的商人入境經商,

“有那麼一兩家,”韓越當即找出商籍冊子來,挨個指給沈持看:“一個是有著‘方漆清如油,照見美人頭。2’的漆器世家郎家,他自去年工部去大理國堪金礦後就緊隨其後,漆器販賣到各上百個土司,一個是銅仁的宣家,兩國通商之後在那邊販賣硃砂的,這家的夥計膽子大,為了生意什麼地方都敢去……沈大人找他們?”

“郎家,宣家,”沈持說道:“本官是想見一見這兩家的家主。”

韓越:“下官這就去辦。”

隔日,他帶著漆器世家的家主郎應星、宣家家主宣賢一塊兒來見沈持:“沈大人有什麼話,儘管問吧。”

郎應星五十多歲,個頭不高,極為矍鑠,宣賢二十來歲,是個儒商的模樣,他二人一起對沈持施禮:“大人有什麼話儘管我,我二人定知無不言。”

“坐,”沈持請他們坐下說話:“聽聞郎老爺,宣老爺遍及大理國內,在下想打聽打聽,在大理段氏的地盤上,有多少土司?”

土司是元代之後中原朝廷對西南各自成部落的少數民族的稱呼。也未必全是少數民族,也有各朝代戰亂時遷居此地的大家族。

郎應星拱手行禮說道:“沈大人,在下的商行曾與二十幾個土司做過生意,據他們說,這裡大大小小約有兩百多土司。”

兩百多,好傢伙,夠零散的啊。

宣賢跟著他說道:“宣氏商行目前與二十多家土司打交道,和郎老爺打聽到的一致,約有兩百多家土司。”

沈持:“二位可否告訴在下,這些土司大抵居住在哪裡,以及他們手中的人口,地盤等等,越詳細越好。”

郎、宣兩人記性不錯:“倒是能說出一二來。”

沈持命書吏來,將二人知曉的二二十家土司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沈持過目後,按照土司的人口從大到小標註好了序號,又把土司的姓氏寫在一片一片的竹籤上,其中最大的為彝族左氏。

夜裡在書房,趙蟾桂看見這些土司竹籤,問:“大人,是抽到哪個就挖大理段氏的哪個牆角嗎?”

“否,”沈持笑了:“要麼先啃硬骨頭,要麼先捏軟柿子。”他隨手把彝族左氏土司的竹籤抽出來,拿在眼前看著,左氏在金沙水一帶,約有二、四萬人,規模不小。

且據郎應星所言,左氏土司與大理段氏世代聯姻,二者的關係看起來很牢靠。

是根

怎麼當上鶴州府教諭的,說來話長。

近來,京城之中立大皇子,莊王蕭承鈞為太子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少人投身在他的門下,成為莊王一黨。

其中就有岑稚。

岑稚不是主動投靠蕭承鈞的,他哪裡有門路得莊王青眼,而是莊王的人主動找上門的——他們找岑稚,其實意在沈持。

事情是這樣的,莊王蕭承鈞坐大,眼看著太子之位就要成為囊中之物,就差最後一哆嗦了,可總是哆嗦不起來,他的謀士陳世儀跟他說:“殿下還缺一個人。”

“他嗎?”莊王涼笑一聲。

沈持。

陳世儀說道:“殿下,沈持極得聖心,又極有才能,殿下想,他到西南才半年的時間,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大理國的昭通郡弄到了手,這是何等的手段,殿下想要謀事,跳不過這個人去。”

蕭承鈞:“當年本王曾示好於他,許他六部的位子,他看不上。”

要知道,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啊。

可見沈持心氣之高,而他如今已經是戶部右侍郎,蕭承鈞沒有拿得出手的籌碼了。

陳世儀說道:“殿下,咱們可從他的家人、同窗中下手,等他們跟咱們成了一路人,沈歸玉就不得不給殿下效力,為殿下所用。”

“是個好主意,”蕭承鈞說道:“那便試試吧。”

於是陳世儀先去找沈持的啟蒙夫子,翰林院庶吉士孟度,說了莊王的意思,不料被孟夫子打了一通太極拳,無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