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1 / 3)

耍無賴。

這話他不愛聽。

但沈持也不指望從段清川嘴裡聽到好話,他只想從對方手裡要點兒l好處,說道:“段世子來都來了,哪裡能讓你白跑一趟,恰好有樁事情,咱們談談?”

說這話的時候是九月底,沈持從左氏土司返回鶴州府的次日,是個晴天,天空高遠而深沉,山水被一層淡淡的寒意所籠罩,雖不如初秋那般明淨,卻別有一番冷清之韻。

段清川在他手裡吃過大虧,用比仲秋還冷的寒意看著沈持。

沈持垂下眼看著杯中的清茶說道:“段世子想要分巖金礦也不是不行,在下有個條件——”是段清川熟悉的套路,他咬著要說道:“沈大人請講。”

“段世子聽說了嗎?”沈持慢悠悠地說道:“朝廷選派的官吏已到鶴州府月餘,他們一上任遍開始著手農耕和教化兩件事情,大概很快要建官學了,日後,但凡在官學念過書的都能參加鶴州府的科舉考試,成為秀才或是舉人,中了舉的等到大比之前還可以進京趕考,入朝為官……”他呷了口茶,熱氣燻得唇色明豔:“本官見鴨池城中不少的學子,苦於沒有老師解惑,讀書進益極慢,本官想,不若讓他們來鶴州府唸書,興許還能讀出一番名堂來。”

大理國中沒有科舉入仕這條路,讀書人一般靠友人或家族的舉薦才能做官,但這就比較挑剔了,需要有家世,不像昭朝取士不問出身,只論文章,寒門也可以出頭。

如果大理段氏允許治下的學子來鶴州府的官學求學、科舉,那些苦於舉薦無門計程車子,定會湧進來,到時候在我朝科舉求得功名,不信他們還會回去。最終多半能為我朝所用。

段清川看出他的意圖,憤然道:“沈大人這是要釜底抽薪,把我國中有抱負的學子全都撬走啊。”

沈持呵呵笑道:“段世子,本官很有誠意的,若貴國答應這一條件,本官拍板給貴國分巖金礦……”

“告辭。”段清川氣極了,想也沒想就拒絕了他。那些學子比金子珍貴多了,不換。臨走之前在心裡罵沈持是天底下最難纏的人,還不好殺……

害得沈持打了一個又一個噴嚏,以為著涼了,猛灌幾大碗薑湯。

史玉展聽說段清川走了之後還挺遺憾的:“姐夫,你怎麼不扣下他,讓他老子發兵來攻打鶴州城呢?”

沈持摸了下他的頭:“你小子太好戰了。”他難得說教一回:“打仗是叫人臣服,掠奪,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樣是從他們手裡奪取我們想要的東西。”

只要對方不帶兵來挑戰,他是不會主動去打的。

史玉展撇撇嘴,不服氣。

沈持也不說服他,只淡淡一笑:“玩去吧,我也要歇息幾日。”

史玉皎已率部將全部移駐鶴州城,守軍大抵是要長期駐守的,選的是築城營法——在開闊的,又離水源地較近的地方修築營房,供將士和其家眷居住,這些營房以六邊形佈局,把有品階的將領和中軍大帳圈在最中間,也就是說,

沈持:“這事兒l你交給我吧。”

他又問:“玉展呢?”

昨日段清川走後,史玉展也辭別他回到了軍營,今兒l他來,還沒看見那孩子的蹤影。

“他跟著蘭副將住在外頭的營房裡,”史玉皎說道:“你找他有事嗎?”

沈持:“他要是閒得慌,便叫他同我一道經手將士家眷南遷之事。”

“你要是支使動他,”史玉皎笑道:“你去找他說說。”

沈持去叫了史玉展來,翻著一本又一本的冊子給他看,叫他跟著一道經辦:“當主帥要會的可不只是調兵遣將,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比如屯田……”

史玉展看得頭疼,一會兒l要尿尿,一會兒l要拉屎……就是不肯跟他學,無奈沈持只好自己來。

……

史家軍多是北地的冀州府人,眼下各將士的家眷正挈婦將雛,從冀州府啟程,一路鞍馬勞頓,前往鶴州府屯田定居。

秋雨瀟瀟,車馬揚不起輕塵,車轍帶不走家鄉的一草一木,離別故土,另擇棲息地,心中哪裡捨得,故而走得極慢。

途中遇到家道破落,或遭遇年饉的人,一問他們要到鶴州屯田,竟同他們一道南下想尋條活路,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西入南遷。

如史玉皎算著的那樣,很快要到鶴州府了。

……

到了十月初,北地萬物蕭條,千山黃葉時節,西南之地依舊日頭溫暖似春華。

家眷們終於抵達鶴州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