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本在唐代風靡一時,想來一開始寫書的文人不過自娛自樂,但書流傳出去後很受歡迎讓他賺足了潤筆費,別的文人一看紛紛效仿,有的人甚至以寫書為生,潤筆費便漸漸興盛起來。
沈持:“多謝林兄費心。”
“我今日正巧無事,”林瑄說道:“咱們去潘掌櫃處瞧瞧,要多少潤筆費,你自可與他商量。”
他叫人取來《雅蟲》的手稿,裝在木匣中,帶著沈持一道去獬豸書肆。
獬豸書肆開在京城的書市邊上,他們一路走過去,今日來和上次來時不同,今日沒有人在訴說京城舒家的事,換成了其他一樁事情——一群好事之人聚集在那裡說今科會試,“……我押京兆府解元林瑄取頭名第一中會元。”
“他啊……這次會試我怎麼沒看見他,下場沒有……”
“他沒下場京兆府完了……我押杭州府解元徐照真……不對他是江蘇府的,杭州府的叫薛漵來著?”
“……”
沈持路過聽了兩耳朵,沒人押他,怪沒排面的。
林瑄玩笑道:“歸玉兄,要不我去下個大注押你吧,賺了錢你我一人一半。”沈持大笑:“不如明年押你來得準。”
一人說笑著走進獬豸書肆。
一個胖胖的穿絲綢衣袍的潘姓男子出來招待,他看了一眼林瑄又瞧著沈持說道:“這位便是林老爺說的沈老爺吧?”
他已經看過沈持《雅蟲》的手稿。
沈持拱手:“不才正是在下。”
“沈老爺快快裡面請坐。”潘掌櫃殷勤地說道。
林瑄:“……”他好像有點多餘。
好,他且忍耐一回,等沈持談妥了潤筆費,得狠狠敲他一頓才行。
……
國子監明經樓內簾之中。
第三天閱卷到黃昏時分,才終於出現頭一份幾位同考官堪磨之後一致認為可以給主考官的薦卷,上面寫著:此文魅力厚,氣機暢,辭藻豐腴,筆仗靈活,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