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隻。
沈持隨手記下:捉蟋蟀時,在園圃垣牆之中側耳聽其聲音,然後覓它的洞穴。一旦發現蟋蟀所在,用手扒拉開它洞穴的門,以尖草撩出來。若不它肯出窩者,就將水緩緩灌於窩中,它就蹦出來了……
第二天又去捉蟋蟀。
回來後得到經驗:捉蟋蟀分為“晝捕”和“夜捕”,白天捉蟋蟀一般在晌午之後進行,順著蟲鳴而去。夜捕則是從晚飯後開始,尤以二更末最易得手,此時夜深人靜蟲鳴聽得最清晰。但夜捕視力不佳想抓到好蟲不容易,只能多聽它的叫聲,記清方位,等白天找到那裡去捕,蟋蟀最愛伏於碎磚瓦片的縫隙之處,一般翻開瓦片能找到……
體驗了捉蟲的樂趣後,他寫在書中,覺得筆下的文字真實了。
幾天過去,白話文拉拉雜雜的,很快寫有一兩萬字了,本朝的話本、書籍字數都不多,二五萬左右,再寫寫改改就是一本書啦。
沈持想著他的書《雅蟲》付梓後一舉風靡文人士子之間,一度讓洛陽紙貴……
走紅和發財是如此容易。
……
九月初九,省城貢院,今日是放榜前的一日,到了夜裡還是燈火通明,連過重陽節吃螃蟹喝菊花酒都忘了。
“李大人,終於定了此次錄取硃卷的名次,”眾閱卷官們說道:“該揭開墨卷寫榜了。”
李叔懷:“記得把頭名的墨卷拿來,我要親自再看看他字。”
秦州知府韓其光領著人去揭墨卷的糊名,對照硃卷寫榜。過了片刻給李叔懷送進一份墨卷:“李大人,這份硃卷是長州府祿縣考生沈持的。”
一併將墨卷也送了進來給他看。
“沈持?”李叔懷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年紀小,才十六歲,先前在詩文上沒什麼才氣,所以不是很出名。”韓其光說道。
“年紀小?”李叔懷眉頭一抖:“你還記不記得,頭一場考試的時候有個考生病了,拿著卷子將本官吸引過去,讓書吏乖乖給它送一粒紫雪丹……”
韓其光:“回大人的話,正是此子。”
李叔懷:“是他!”
“後日的鹿鳴宴上,大人便能看到他了。”韓其光說道:“秦州府的解元著落在一個十六歲的小郎君身上,真是意想不到啊。”
但雄才出少年,又讓人不勝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