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的兩條石板路,路旁坐落著大小高低各式的石雕佛像,進村的路也叫“萬佛路”。
據傳在祥雲寺鼎盛時期,這一帶素有“有名僧人三千六,無名僧人賽牛毛。萬佛路上萬尊佛,祥雲寺上聚祥雲”的說法,足見僧眾之多,規模之宏大。
萬佛路旁的石像曾在某些年代被清理過,儘管現在恢復了一部分,但數量遠不及當年,且多是立在入口處。
鄉間的傍晚很安靜,暮色彷彿將村裡的雞鳴狗吠罩在一個無形的罩子裡,雖然能夠聽得到,卻讓人覺得遠在天邊。
唐沁沒有什麼信仰,但見路旁石像各個肅穆莊嚴,不由得心懷敬畏,一聲不吭的跟在李牧遙身後。
李牧遙清晰的聽到唐沁小心翼翼的腳步聲和極不規律的呼吸聲,等到她長長的撥出一口氣後,他終於忍不住停下來問:“你是害怕還是怎麼?”
“沒,可能條件反射,”唐沁的聲音小小的,生怕打擾到什麼一樣,“佛像、經幡、風馬……一看到這些,我就想起幾年前的進藏經歷,不由自主的就起了點高原反應。”
李牧遙一臉“你在逗我?”的神情盯了唐沁半晌:“海拔不足二百米……高反?”
“我說了條件反射!”唐沁瞪他,“身體記憶行不行?”
李牧遙忍笑:“你不是來這兒都半年多了,怎麼還沒適應嗎?”
“我上次來的時候沒用走的,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這些。”唐沁咕噥道。
“行,沒怕就好。”
兩個人說笑幾句,唐沁很明顯的放鬆下來,又走了幾百米,很快就到村口了。
如果說老街的最大特點是“老”,那麼玉簪村的特點就是“古”。
古樸、古老,是那種放眼望去就迎面而來的滄桑感和年代感。
這裡的房屋結構還保留著過去海清房的構造,院牆上清一色塗著藍白顏色,多數人家大門簷下或貼或鑲嵌著代表福祉的圖騰或佛教文字,整體看起來要比老街上的建築齊整許多,融合許多。
“覺得怎麼樣?”李牧遙見唐沁神情專注,以為她又像早上在巴圖那的時候一樣感觸良多,便主動開口給她製造直抒胸臆的機會。
“很不錯。”唐沁點點頭,“背靠大山,環抱寺廟,又有濃濃的文化特色,是個好地方,青城市再找不出第二座這樣的村子。”
“差不多。”
“得好好珍惜呀!”說了兩句,唐沁果然開始感慨,只是感慨的方向似乎和李牧遙設想的不大一樣,“如果老街改造的成功,我接下來完全可以把這裡改造成民宿模式,根本就沒必要去買什麼牧場犯險!”
如李牧遙所願,唐沁總算開始用商人的思維考慮問題,可他卻並沒覺得心裡多舒坦,反而多少有點失落:“所以你剛才是在盤算這個?”
“嗯,我想我有辦法對付總部那群人了。”唐沁眼中一道精光閃過,興奮的道,“沒事我們就回去吧,我要抓住靈感趕出一套方案來。”
李牧遙冷冷的瞥了她一眼。
所以我把你叫來是給你提供靈感來了?
那我呢?
“現在就回?”李牧遙問。
“嗯嗯。”唐沁很急切。
“那你幫我拿點東西。”
“什麼?”
李牧遙四下看看,走到一處堆砌的小石堆當地人稱作“敖包”的腳下撿了兩塊相對光滑平整的石塊抱了回來:“你拿上面這塊。”
“???”唐沁愣住了,“你來村裡就為了搬兩塊石頭?”
“嗯。”
“幹嘛用?”
“墊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