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宣佈歸宣佈了,但這時代的組織力度可想而知。
自然做不到前面剛說話,後面馬上軍隊開拔的情景,畢竟這可涉及十幾萬人!
而且因為實行得府兵制,這種制度是兵農合一,有種平時為民,戰時為兵的特點,所以徵召府兵時,也需要時間去召集。
尤其是八月、九月、十月,這幾個月要麼是秋收,要麼是秋種,對百姓來說可是忙得很。
哪怕府兵基本上都是富農以上,但也肯定是要忙完田裡面的事,那才能夠放心出發。
在這一點上,李世民也開始全面的督促當地官員,開始協助當地的百姓進行秋收秋種,從而減輕府兵們北上的心理負擔。
所以別看大唐在八月末差不多宣佈了旨意,但想要協調好十幾萬人的北伐,少說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若是時間長一點甚至要兩個月才能開拔行軍。
與之相對的倒是李泰的高陵地區,因為是今年剛安定安穩下來,所以基本上沒人被選入府兵,隨著隴西地區百姓繁忙起來,反而高陵地區悠閒得有幾分格格不入。
李泰自然有了幾分想法,找來馬周商量,開口道,“你覺得我這想法怎麼樣?”
“大王您的意思是……勞務派遣?!”馬周聽著李泰口中說著這個有點拗口的詞語。
“嗯!”李泰點頭說道,“現在我們高陵的勞動力有所剩餘,再加上國家重心開始向北伐突厥轉移,那我們可以適當將徭役隊伍進行拆分,協助其他的地區秋收秋種。”
“那我們圖什麼?!”馬周聽到李泰的話道,“無故幫助其他州縣未必是好事。
若來年再出現勞力缺失,其他州縣向我們借用人力怎麼辦,到時候不借怕會有怨恨啊!”
“那就讓阿耶給我再免徭役幾年作為交換吧!”李泰說道,
“我們勞動力剩餘的情況實際上是聽罕見的,主要是李淳風跟著竇靜北上,我不敢把大專案交下去,只是讓徭役隊伍在原有基礎上修補,同時外部環境變化又造成了勞力缺失。
就大唐來說,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要打贏與突厥的戰爭,早一點把軍隊開拔,那麼對付突厥就多一分應對的準備!”
“如此我便不再阻攔大王!”聽到李泰這般話語,馬周也只能點頭。
在馬周看來,李泰真的非常認識大體,或者說他總是能夠抓住當前最要緊的事。
就好像是當前情況下,既然與突厥之間的戰爭開啟,那與突厥的戰爭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哪怕是高陵本身的利益,也只能為這點讓路。
身為高陵縣丞馬周並不希望做出這種肯能有損高陵縣利益的事情,但是作為大唐子民,馬周不得不承認,後方能夠多一分的支援,那麼前線就能多一分的力量。
而李泰能夠就這麼的撥開重重雲霧,看到事情的關鍵,這一分能力就彌足珍貴啊。
有了馬周的同意,李泰鬆了一口氣,再次騎馬向著長安趕了過去。
來來回回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明明不到半天的距離,自己卻有種舟車勞頓的感覺。
彷彿自己這些天,全部都在趕往長安的路上了。
“越王,今又回長安了?”
長安城門守衛看到李泰的牛車遠遠過來,小聲議論著,
“這一旬,越王的馬車來回很頻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