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眨眼就又來到7月15號。
行政院那邊該安排的已經全部梳理好,接下去按部就班幹就完事了,所以徐巖便也將工作中心放到了軍隊這邊。
這不,今天這會兒就開著黨委擴大會呢。
參會的不光有挺進軍七人眾,還有行政院長何欣妍,副院長李達康,這九人組成了東北區最高領導班子。
這次會議主要討論的就是挺進軍部隊新一輪的整編,以及後續的發展方向。
老家那邊調過來的人員,已經全部到位,有了那4萬名老兵,統戰部便也正式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
徐巖也是花了十來天,對部隊結構做了新一次的調整計劃。
首先是陸軍部隊劃分,分成主力野戰部隊、邊防警備部隊,以及民兵預備役三類。
後兩者沒啥說的,主要建制就是警備旅和一眾民兵支隊。
而主力野戰部隊,則分為裝甲師、機步師、山地師三類。
裝甲師編制基本不變,還是由2個裝甲團,1個機步團,外加炮兵團、防空團,和一眾輔助後勤兵種及直屬營級單位,後續將考慮增設陸航團,屆時總兵力將在左右。
改動較大的是機步師,因為裝備、戰術的變化,作戰人員精簡,後勤輔助人員增加。
班:6名突擊手組成兩個突擊組,3名戰士組成機槍組,3名戰士組成裝甲車組,12人。
排:轄3個班,加正副排長、2名衛生員,總人數40人。
連:轄3個排,加一個由正副連長、指導員、2名文化教員、司務、通訊班、炊事班、運輸班、機修班組成的60人連部。8輛卡車,9輛履帶式步兵戰車,每個連180人。
營:轄3個步兵連,一個54人營部,外加一個輜重連配屬卡車24輛。每個營670人。
團:轄2個步兵營,1個坦克營配屬坦克48輛700人,以及一個122人的團部,1個裝甲偵察連120人,1個警衛連140人,1個輜重營配屬72輛卡車。
團屬炮營:轄一個自行130毫米火箭炮連9門,1個履帶式自行120毫米加榴炮連9門,1個拖曳式155毫米榴彈炮連9門。
團屬工兵營:360人。
每個團總人數:約4200人。
機步師:轄2個機步團,1個裝甲團,1個工兵團1800人,1個勤務團3600人,1個輜重團1800人,外加1個直屬警衛營720人,1個防空營420人。
師屬炮兵團3200人:2個營152毫米拖曳式加農榴彈炮24門,1個營203毫米榴彈炮12門,1個營40毫米高射炮36門。
每個機步師總兵力:約人。
機步團這邊班一級不再設專門的火箭筒組,因為他們的履帶式步兵戰車上面就有一門小炮。
火箭筒平時就放在載具上,要用了再帶著。
43式履帶裝甲運兵車,以大毛熊那款bp-1為藍本,不過改了他那門拉胯的73毫米低壓滑膛炮,換成了一門一軍工自行研製生產的35毫米高平兩用機炮。 同時車體稍微加大了一丟丟,使得載員增加到9人。
也正因為步兵戰車的火力夠猛,而且主要是用來衝鋒的,所以原本連一級的機炮排就去掉了,增加的是機修班成員。
當然迫擊炮還是帶著的,一個連3門81迫,不過也是平時放載具上,要用了就拿出來用,平時訓練也不能落下,就是沒了專門的機炮排這個編制。
營級也是同樣的原因,原本的120毫米迫擊炮,也放在載具上,6門107火也拖著走,不再增設額外的編制。
107火說實話用不了多少技術含量,本來就是講求覆蓋性炮擊的,對比榴彈炮好上手多了。
至於原本營級裝備的37毫米戰防炮,現在有點雞肋了就,論火力在裝甲車的35毫米機炮面前,那就是個弟弟。
團屬炮營則因為運載能力增加,155毫米榴彈炮自然就能裝備上,同時配屬120毫米加榴炮,增加其攻堅能力。
田中望設計的43式155毫米榴彈炮,還是很香的,秉承了小鬼子傳統的輕量化思想,又兼顧了射程和威力。
一門炮才35噸重,射程卻有16公里,當然主要還是徐巖這邊給出來的電渣重溶、炮管自緊、以及內鏜鍍鉻技術幫了大忙。
雖然現在產能這一塊還在增長中,但是論技術,已經甩了小鬼子八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