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點收入。報社知道這樣不妥,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那我也得感謝你才行。”
龔雨珊連忙擺手:“你不要給,給我也不會要的。我不是為了什麼好處才寫這篇文章。我確實是覺得《新月漢字》好,值得宣傳。另外,我是受了你的啟發,才下決心‘換筆’的,對你我心裡也很感激呢。買了電腦後,我感到生活變樣了,掌握了一門先進工具,對自己也更有信心。以前,平均一天頂多寫2000字,現在寫三四千字也沒問題,效率大大提高。在我的影響下,報社好幾個人也躍躍欲試,打算買電腦。另外,最近報社研究版面改革,我提了一個方案,建議創辦子報《電腦週刊》,為電腦公司服務,為電腦使用者服務。頭頭看了,覺得瞄準了科技發展前沿,抓住了版面改革的方向,很不錯。今天上午報社開會,決定成立一個新的編輯部,抽調幾個人籌辦《電腦週刊》。方案是我提的,我也理所當然被調過去參加籌備。如果一切順利,下半年將正式出版。說真的,如果不是認識了你,不是看了《新月漢字》的演示,我可能下不了決心買電腦,也提不出這種方案來。你說,我能不感謝你嗎?”
白浪說:“《電子時報》我經常看,覺得太正統,頭版盡是會議訊息,嚴肅有餘活潑不足,令人難以親近。《電腦週刊》辦起來,最好能改變這種面貌。”
第四章 軟體開發者(9)
龔雨珊說:“《電子時報》是機關報,主要是單位購買,個人很少訂閱,發行也是靠行政手段,每年部裡給各個省下指標,搞攤派。我覺得這不是報紙發展的方向。報紙要生存,必須走市場,辦成一份讀者喜聞樂見的報紙,放在街頭報攤上也能賣得出去,普通讀者心甘情願會掏錢購買。《電腦週刊》就是想探索一種新的辦報模式。社長、總編已經說了,這張報紙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報社只給政策,不給錢。我們壓力很大,但我覺得有意思。白總,報紙辦起來,我少不了要跑中關村,到時候還得請你多提供資訊呢。”
龔雨珊撲閃著烏亮的眼睛。白浪覺得,那是一雙充滿智慧的眼。看到她激情奔湧,白浪也不禁受到感染,說:“資訊產業發展很快,《電腦週刊》辦起來,一定大有前途的。”
龔雨珊笑了笑,“你的理想,一定是建造一個軟體王國。我呢,是想做一個報業大王!”
白浪一怔,開心地笑了起來。倆人聊了一會兒中關村的事,吃完飯,龔雨珊就回報社去了。
白浪送她上公共汽車,隨即返回公司。
李維思看到他,眉開眼笑地告訴說:“剛才接了十多個電話,都是聯絡演示的。報紙剛出來,讀者就有反應了,好些讀者是看了龔雨珊的文章才打電話來的。這幾個單位都希望我們去演示,下午你們就行動吧。”他遞給白浪一張紙條,上面記了一串單位名稱。白浪也不含糊,拉著黃勇兵他們就出發了。
此後幾天,不斷有讀者打來諮詢電話。免費演示的形式頗受各單位歡迎,要求上門演示的單位很多,一臺機器已經忙不過來。李維思便到電子市場,花了萬把塊錢,採購了一批零配件,又組裝了兩臺電腦,同時還僱傭了兩名推銷員。公司進行了重新分工,白浪和黃勇兵各帶一名推銷員,分頭出擊,上門演示軟體;李維思負責對外聯絡,安排演示時間,洽淡銷售業務等;夏荷則主要是看家,接聽電話,接待上門的顧客。儘管如此,演示的時間表仍是排得很滿,白浪、黃勇兵疲於奔命,也無法滿足各大機關的需求。李維思決定改變策略,對有可能購買電腦的重點單位,才安排上門演示,與此同時,在公司裡利用星期天定期舉辦演示會,為個人提供方便。
演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個月後,他們接到4家單位的反饋,同意購買電腦,總數量達18臺之多,加上9臺印表機和其它零配件,成交額高達103萬元。購買單位全部是各大機關,而且大部分用於裝備打字室。買賣一談成,白浪和李維思便來到北科公司進貨。這一次,桑林沒再盤問什麼,只是一副愛搭不理、很不情願的樣子。從他這裡進貨,彷彿從他身上割肉。
這筆生意學友公司賺了25萬元,款入賬後,李維思拿出一撻現金,往白浪手裡一拍,說:“這是你的,2萬5千元軟體提成!”待白浪收起錢,他又拍拍白浪的肩膀,一副老謀深算的模樣:“怎麼樣,以軟帶硬的銷售策略,還是對的吧?軟體軟體,單獨銷售,它就是軟的,只有跟硬體綁在一起,它才能硬起來!”
白浪確實也感到佩服。迄今為止,他所獲得的軟體提成已有5萬多元, 相當於機關裡好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