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王林賣褲子(2 / 3)

小說:逆襲1988 作者:拾寒階

,後背很快就洇溼了一大片。

兩人來到華亭路,在附近尋訪出租的民房。

路邊的電線杆子上,雜亂無章的貼著許多廣告,有遊醫治病的,還有老軍醫濟世的,有修電器的,也有租房的,而且大都是手寫體的廣告。

王林找到幾家租房的廣告,一家家的找過去看。

他們最終敲定了一家兩層樓的民房,這家人到外地工作了,把房子整體拿出來出租,每個月租金只要十塊錢。

王林看了看,覺得面積正好,一樓用來當作坊,二樓可以用作工人的住所。至於做飯菜,這年代,家裡有單獨廚房的人家很少,大多數人家,只要能支個鍋的地方,都可以用來做飯菜,就在屋簷下,或者後門邊都行。

談妥之後,王林付了半年租金,簽訂了租房合同。

有了場地,接下來就是招人、買機器。

王林對機器熟悉,但他想帶著李文秀一起,讓她熟悉各個機械的購買、維修地址,以後她就可以獨擋一面了。

對待機器,王林是寧可花錢買貴的,也絕不貪便宜買質量差的。因為後期修車的時間和費用,煩都能煩死人!

繃縫機、平車,四線機,這是最基本的三種車型,也是最重要的服裝生產機器。

有了這三種車,簡陋一點的作坊就可以開起來了。

打版、制樣,全靠手工,反正樣式也不多,李文秀一個人就能搞定。

面料和布料,這些王林和李文秀都懂,而申城的輕紡工業又十分發達,大多數面料都能在本市找到,甚至不用去其它廠,在申紡廠就能進到貨。

至於整燙裝置和埋夾機等其它裝置,可以視以後需求再行新增。

機器買回來,就缺工人了。

王林的意思,還是先在城裡招工,如果能招到熟練工人那自然最好,實在招不到合適的,再去鄉下找人來也不遲。

70年代末、80年代初,幾百萬知青返城,很多人都沒有分配到工作,造成了大量的待業青年,其中一部分人成了個體戶,更多的人無業。

因此,在城市裡招工,也沒有想象中難,王林他們的招工啟事剛貼出去,諮詢電話就打過來了。

王林和李文秀約談面試了一批求職者,從中挑選了幾個有過縫紉經驗的年輕女子。

城裡的女工,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她們在城裡有家,可以回家休息。

她們的要求就是工資要高一些。

最終,王林以70元每個月的工資,請到了六個女工,她們都有家,可以回家睡覺,不用佔用作坊的二樓,另外,她們可以回家吃飯,但需要每天補貼她們五毛錢的食堂補助。

這樣算起來,每個女工,等於每個月要花85塊錢。

李文秀覺得工錢太貴,有些心痛。

王林說,城裡的女工至少上過初中,甚至上過高中,她們有知識有見地,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而且省了睡覺的場地,二樓可以省出來當倉庫用,也省了做飯菜的麻煩,何樂而不為?

李文秀被王林說服了。

她和六個女工,還有李文娟和孫小蝶一起,在作坊里正式開工,每天早出晚歸,回家也是在打版和制樣,只睡六個小時,其它時間都在工作。

李文秀製版,然後教給其它人怎麼使用機器,怎麼縫紉。

凡事都有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城裡女人心靈手巧,也有吃苦耐勞的,她們學習技術的確很快,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和磨合,她們可以快速的製作褲子了。

生產服裝,最重要的是打版!

版形的好壞,決定了一個款式的美觀和舒適。

很多外觀和麵料看起來差不多的衣服褲子,穿到身上才發現,完全是兩個模樣!

這就是因為版形不同。

服裝打版,就是把服裝創意設計圖做出樣板,服裝打版也叫服裝紙樣,也稱服裝樣板或服裝模板,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服裝結構設計。

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也是服裝的靈魂和關鍵!

大品牌的衣服為什麼好看?

就是因為版形好,穿出來挺括、得體、優雅、美觀。

王林只需要抓住這個關鍵點,就能讓服裝作坊生產出與眾不同的服裝來。

服裝作坊生產的第一批褲子,終於可以售賣了!

這天又是一個禮拜天,王林昨天從外地跑國庫券回來,正好在家休息,一大早就和李文秀一起,先到服裝作坊,拿了生產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