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走了進來。
他新買了一個手提皮包,把錢裝了過來。
王林把皮包放在茶几上:“伯伯,您好,這是我借您家的錢,一共五萬塊錢。周粥,你點一下數目。”
周漢民頗覺意外:“怎麼這麼快就還回來了?”
王林笑道:“我做生意賺了些錢,就先把您的資金還回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嘛!”
周漢民問道:“這才多久?你賺多少錢?”
王林沒有猶豫,也沒有隱瞞,說道:“賺了28萬多一點。”
“什麼?”沉穩如周漢民,此刻也無法淡定了,“賺了28萬?就這段時間賺的?這才多久?”
周粥也是第一次聽他談到生意上的事,臉上的震驚表情,和她爸一樣,都覺得不可思議!
王林點點頭,謙虛的笑道:“多虧了您借給我的本錢。”
周漢民正了正臉色,問道:“就是靠倒騰國庫券嗎?”
王林道:“國庫券賺了一些。我無意中得知,蕪湖製衣廠有一萬條健美褲的庫存,我就全部盤了下來,五一節當天,拉到華亭路服裝市場進行拍賣,賺到了八萬多塊錢。”
“哦?”周漢民沉吟道,“一天,就賺到八萬多?華亭路的其它個體戶呢?也這麼賺錢嗎?”
王林道:“那不可能。他們多的能賺幾百塊,少的也就賺個生活費,和上班差不了多少。”
周漢民凝視王林:“這麼說來,還是你有生意頭腦,所以才能比他們更賺錢?”
王林道:“伯伯,您這麼誇我的話,那我要飄了。”
周漢民哈哈笑道:“好啊!我早就說過,你這個人頭腦靈活,不比尋常人!果不其然啊!國家改革開放了,人們就應該解放思想,多種經營,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出力!你這也算是私營經濟的一種啊!”
王林道:“伯伯,有件事,事關政策,我想向您諮詢。”
周漢民道:“什麼事?儘管問!”
王林道:“國家現在對私營企業,到底是怎麼個態度?”
周漢民沉吟道:“怎麼?你是想辦私營企業?”
王林道:“我國的第一家正式登記在冊的私營企業,是1985年才正式獲批成立開業的。現在三年時間過去了,各個地方對私營企業的態度還是不一致。有的地方批准難,有的地方怕犯錯,還是一刀切,不準成立私營企業,就連個體戶也有明顯的限制,說是僱傭七個人以下,就算是個體戶,僱傭八個人以上,就算是資本主義的剝削了。那私營企業,不可能只僱傭七個人吧?”
周漢民肅然道:“王林,你這個問題,提得好啊!”
王林道:“伯伯,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政府確切的答覆,別說開私營企業了,便是做個體戶,我也是有顧慮的。我就害怕做得好好的,政府一紙令下,然後莫名其妙就被查封了。那我辛苦賺的這點錢,就全部打水漂了不是?”
在王林印象中,1988年的確是私營經濟發展的黃金之年。
可是,他又依稀記得,在1992年南巡講話之前,私營經濟依然存在不少爭議的話題。
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主張“私營經濟應離場論”。
不僅是現在,哪怕三十年以後,我國私營經濟註冊資本高達165萬億元,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超過了60%的時候,還有人持有這種不懂國情的怪論!
經濟體制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
直到92年,我國才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周漢民是體制內的人,職級雖然不算太高,但也不低了,有他兜底,王林做事才更有底氣。
微一沉吟,周漢民說道:“王林,我這麼跟你說吧。去年開始,私營經濟這個詞正式出現在我國的政治舞臺上。這個怎麼定義呢?根據去年底召開的十三大的說法,私營經濟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和有益的補充。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四個現代化,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他覺得談話氣氛太過嚴肅,便笑了笑,對女兒道:“粥粥,給王林泡杯茶。”
王林道:“不用了,我下午還得趕火車,跑一趟廬州呢!我這就走了,下次有空再來看望伯伯,聆聽您的教誨。這錢,請您收好了。”
周漢民起了起身,王林連說不敢當,不必送。
周粥也沒有送他,等他走了,對父親說道:“王林還回來五萬三千塊錢。”
“不是五萬嗎?”
“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