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
國內的很多經濟改革,都是從申城開始,再輻射到全國去的。
各種洋貨、國外思潮,也是先輸入到申城,再發散到全國各地。
1988年的3月初,申城市調整了280個種類商品的零售價,這些商品大都屬於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漲價幅度在20-30%之間。
這本來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調控手段。
物賤傷農!
隨著社平工資的逐年遞增,物價當然要進行適當的調整。
然而,老百姓卻不這麼認為!
看見各種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斷漲價,老百姓以為大幅度的漲價即將開始,於是大中城市首先掀起一股來勢兇猛的搶購風潮。
當時搶購有多麼瘋狂呢?
舉個例子。
申城火柴廠在2月底倉庫裡還積壓著6000萬盒火柴,3月份又生產2000萬盒。
可是,3月份調整物價之後的三天時間裡,一下子銷出4000萬盒,連同4月份生產的近1億盒火柴在三個月裡一銷而光!
據當時媒體報道,某戶居民一口氣就買了500多盒火柴存放家裡,還有人買了200公斤鹽,有人買了10箱洗衣粉!
面對此情此景,政府出臺各種限制價格上漲幅度的紅標頭檔案顯得蒼白無力,價格上漲的幅度很快就突破了檔案的規定。
市裡領導站出來說,我市物資儲備豐富,菸酒類庫存尤足,呼籲市民們不必哄搶。
結果轉過頭,菸酒類物資馬上漲價30%,給了市裡領導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物價飛漲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存錢不如存物”,錢就是一張紙,物品才是實實在在的,可以禦寒充飢。
搶購引發的後果,就是價格上漲,這是經濟規律。
申城的雞蛋價格從1.5元每市斤,直接飆升到了2.7元每市斤!
聽到雞蛋漲價的訊息後,李文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個男人的話,居然真的應驗了?
“文秀,明天是週日,正好都休息,我們把雞蛋搬下樓,就在街邊支個攤,把雞蛋賣了吧?”這天晚上,王林對李文秀說道。
“也該賣了!再不賣,你的雞蛋就要臭了!”李文秀撲哧一笑,“哎,你怎麼知道雞蛋會漲價的?”
“嗅覺!”王林指著自己的鼻子,笑道,“對國家政策的敏感!”
“明天能賣出去嗎?別人真的會買我們的蛋?”
“我們哪有蛋?都沒同房呢!你怎麼下蛋?”
李文秀怔忡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哎呀一聲,伸手來打王林:“好啊,你又欺負我!我明天不幫你賣蛋了!”
“……”
第二天是休息日。
在九五年實行雙休日之前,黨政企業單位,都是單休,也就是星期天休息一天時間。
這時,申城搶購物資的風已經刮起來了,雖然還沒有到達瘋狂的地步,但有些嗅覺同樣靈敏的人,已經開始搶購物質、囤積生活必需品了。
王林和李文秀一大早就起床了,兩人先搬了幾箱雞蛋,在路邊擺了個臨時攤位。
兩人剛把雞蛋擺出來,就有人來問價:“同志,雞蛋怎麼賣?”
“兩塊七一斤!”王林答道,“現在都這個價。”
“是新鮮雞蛋嗎?”顧客問。
“國營農場出來的雞蛋,能不新鮮嗎?”王林帶了只碗,當著眾人的面,隨手摸了個雞蛋,在碗沿輕輕一碰,磕了一個雞蛋在碗裡。
黃澄澄的蛋黃,透亮亮的蛋白,比千言萬語還具有說服力!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住在這附近的,大多是紡織廠裡的職工,也有人認得王林和李文秀的,便道:“這不是機修班的王林嗎?怎麼賣起雞蛋來了?”
王林笑道:“這不剛結婚,馬上又要生孩子,開銷大嘛!所以搞個副業,賺幾個奶粉錢和尿片錢也是好的。”
“你們兩口子,還真是賣力氣啊!”工人們都笑。
李文秀羞澀的低著頭,白了王林一眼。
王林呵呵笑道:“大家快來看啊,這雞蛋多新鮮啊!這是真正的國營農場出來的好雞蛋!跟鄉下土雞蛋的品質一模一樣!大家想買的趕緊買,雞蛋數量有限啊!賣完為止啊!手快有,手慢無啊!”
他這一聲吆喝,又喊來了不少圍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