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2 / 3)

危急之際,自當挺身而出為朝廷排憂解難。”

&esp;&esp;逢紀冷哼道:“妖言惑眾,譁眾取寵!”

&esp;&esp;劉夫人朝逢紀打了個眼色,後者不甘地閉上了嘴巴。

&esp;&esp;劉夫人看向司馬懿,微微皺眉道:“司馬懿,你這番話究竟何意?大漢朝廷危急?這從何說起?”

&esp;&esp;司馬懿抱拳道:“王匡反叛,率軍攻打平縣,試圖威脅洛陽。……”

&esp;&esp;逢紀冷笑道:“那又如何?王匡雖然狼子野心,可是我軍精銳守住平縣,他根本就不可能得逞。待到淳于瓊將軍率軍回返洛陽之時,他王匡便只有退回河內那一條路可走了。”

&esp;&esp;司馬懿不卑不亢地道:“先生說的極是。

&esp;&esp;但先生恐怕並不知道,在平縣的上游三十里外,有一個叫做紅松崖的地方,百年前曾經是渡口,由於河面不寬,且水流至此變得平緩,所以非常適合架設浮橋。……”

&esp;&esp;劉夫人和逢紀聽到這話,面色微微一變。

&esp;&esp;司馬懿繼續道:“依照我司馬家之前獲得的訊息,王匡是知道那個地方的。如若王匡派人往紅松崖架設浮橋偷渡,一天之後便能渡過黃河了。”

&esp;&esp;劉夫人立刻揚聲喊道:“來人!”

&esp;&esp;守在門口的軍官立刻進來了,朝劉夫人抱拳道:“夫人有何吩咐?”

&esp;&esp;“立刻傳令呂翔來見。”

&esp;&esp;當天晚些時候,呂翔率領兩千人馬匆匆離開了洛陽,往司馬懿口中的紅松崖趕去。不過當天晚上,他們卻匆匆返回了洛陽。

&esp;&esp;呂翔來到劉夫人面前,急聲稟報道;“啟稟夫人,不好了,王匡麾下的一支精銳已經從紅松崖渡過黃河了!所以末將不得不匆忙退回來向夫人稟報!”

&esp;&esp;劉夫人面色一變。稍作思忖,扭頭對身邊的一名傳令官喝道:“你立刻趕去平縣,傳令蔣奇呂曠兩位將軍,即刻率領所部人馬退回洛陽來。”

&esp;&esp;傳令官抱拳應諾,匆匆去了。

&esp;&esp;劉夫人看向皺著眉頭的司馬懿,感嘆道:“沒想到一切都被先生說中了!先生真是神機妙算啊!”

&esp;&esp;司馬懿抱拳道:“在下倒是希望沒有說中。”

&esp;&esp;劉夫人希冀地問道:“先生,王匡已經渡過黃河。不知現在我們該當如何?”

&esp;&esp;司馬懿看了劉夫人和逢紀一眼,微笑著朝劉夫人抱拳道:“如今洛陽兵力空虛,淳于瓊將軍的大軍即便趕回來也只有三萬人馬而已,王匡渡過黃河對於洛陽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esp;&esp;然在下看夫人你們似乎並不是非常著急的模樣,似乎還有後手?”

&esp;&esp;劉夫人一愣,隨即微笑道;“先生果然神機妙算,竟然能憑著我們的反應便推測到這一點。”隨即點頭道:“先生猜得沒錯。先生可能有所不知,黑山軍已經投效了丞相。……”

&esp;&esp;司馬懿恍然大悟,點頭道:“我說丞相為何敢於率領主力部隊進入冀州,原來已經收服了黑山軍。”

&esp;&esp;這裡所說的黑山軍,就是盤踞在太行山南部的一支龐大力量。前文已經出現過,這支軍隊其實就是各地戰敗的黃巾軍退到太行山區匯聚而形成的一股力量。

&esp;&esp;這支力量隨著這些年不斷有黃巾餘孽退入太行山以及流民的加入愈加強大。

&esp;&esp;為首者就是前文出現過的張牛角,以及還未出現過的張燕。號稱百萬之眾,不過所謂百萬,絕大部分都是家眷和老弱等不能戰鬥的人群,真正的兵力大概也就十幾二十萬的樣子。

&esp;&esp;劉夫人道:“這支兵力,丞相本來是打算作為奇兵,突襲公孫瓚的側翼。不過現在洛陽危急,我便做主將這支力量調來先解決眼下的危急再說。”

&esp;&esp;司馬懿抱拳道;“不知夫人想過沒有,

&esp;&esp;既然黑山軍已經投效了丞相,那麼王匡為何膽敢離開河內郡來突襲洛陽?他就不怕被黑山軍抄了老巢,然後與夫人你們前後夾擊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