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六 如此挑人(2 / 4)

小說:化工大唐 作者:殷揚

這回答在陳晚榮地意料之中,接著往下問道:“不知皇上有沒有想過,為何造成這種情況?再請問皇上,華夏曆史上失傳的技藝很多,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地呢?”

睿宗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思索起來:“戰亂不斷,致使技藝失傳。這刀具也應該是前朝末年,戰亂不已,致使這位巧匠死於非命。”

這回答得到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贊同。

陳晚榮卻不這麼看,反問一句:“皇上所言固然有理,不過,臣並不這麼看。臣請問皇上,《詩》《書》《五經》照樣經歷了戰亂,還有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儒家經典能夠流傳於世,而技藝卻湮滅了呢?”

自從孔子創下儒家開始,歷經千年,儒家不僅沒有衰敗,反而更加興旺。千年之中,儒家同樣經歷了戰亂。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為何如此興旺呢?技藝卻失傳了,這道理安在?

這一問題不僅把睿宗問住了。就是精明的李隆基也一下子張大了嘴巴,無從回答。

“晚榮,你以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太平公主最先忍不住了。

陳晚榮於此事思之熟矣,回答道:“公主。臣以為是傳人,是因為沒有傳人,使得這些寶貴的技藝失傳!”

“傳人?”三巨頭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陳晚榮給出這樣地說法,齊聲嘀咕。

陳晚榮接著道:“儒家經歷千年而不衰,縱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依然興旺。原因就在於儒家有很多傳人。他們以性命保得儒家學說。必要時,他們會帶著典籍遁入深山,等到天下太平再出世傳播儒學。

“而技藝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沒有傳人,沒有著之於典,沒有載於冊,一旦這些良工遇難,寶貴的技藝就會失傳。臣一直在想,若是做出刀具地那位先輩不要說找個傳人,就是留下隻言片語。軍器監就不用花費百年去摸索了。”

軍器監的刀具是活生生的例項。再有儒家一對比,技藝失傳的原因再清晰不過了。三巨頭點頭贊同:“有理!”

其實,技藝失傳地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不夠重實。沒有讓足夠多的人來從事技藝之學。當然,這話。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得等機會,讓唐朝改弦易轍,對科技百倍重視。

得到三巨頭的認可,陳晚榮信心更足了:“皇上,臣和葉大師他們商量過了。若是皇上允許臣從國子監裡找一批人來軍器監,葉大師他們就會給他們傳授技藝之學,傾囊相授,刀具那樣的事情就不會再出現。

“以皇上的英明,一定能看到,這是一件開天闢地地大事,從此以後,寶貴的技藝不會失傳。有了傳人,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一藍,做出更好的東西。要造出比火炮更厲害的武器,又有何難?”

技藝,統治者不夠重視,並非不知道其重要性,若是陶弘景沒有發明“灌鋼法”,使得鋼鐵的產量驟然增加。唐朝的鋼鐵就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多,唐軍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六十的著甲率,就不可能有陌刀,就不會有無堅不摧的重灌步兵了。

一席話說得歷來穩重地李隆基不住拍額頭:“父皇,陳晚榮說地很有道理,還請父皇允准!”剛剛是他第一個反對,現在,他卻是第一個贊成,陳晚榮好一番說詞。

不是陳晚榮說得動聽,而是說得在理,由不得他不服氣。

太平公主大表贊成:“皇兄,小妹也贊成。”

“小妹,三郎都同意,朕自然是贊成了!”睿宗興致很高,憧憬起來:“真要如晚榮這麼說的話,技藝將在大唐大放異彩。晚榮,這事得這麼辦:讀書人一心想做官,要他們來搞技藝,就算朕下旨了,他們也未必願意。凡願意到軍器監地人,朕升他們兩爵,幹得好的,以後重重有賞!”

這事,陳晚榮也想到了,想地是先說服他同意,然後再懇請睿宗給這些人功名官身,沒想到,睿宗如此可人,居然一升就是兩爵,遠遠超出陳晚榮預期的一爵。

睿宗太可愛了!陳晚榮真好親他兩口,喜滋滋地道:“謝皇上!”

太平公主也來錦上添花:“皇兄,縣館那些不能進入國子監的生員,若是他們願意到軍器監做事,就給他們官身功名,和進入國子監等同。”

“一定,一定!”睿宗點頭贊同。

李隆基看得更加深遠:“父皇,從國子監和縣館裡挑,固然是好。不過,兒臣以為,他們主要是想做官,就算有人來,也不會太多。還應該從民間挑選,挑選那些聰明伶俐的童子,從小培養。”

三巨頭一人一句,把陳晚榮原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