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章 血債累累(2 / 4)

小說:化工大唐 作者:殷揚

奴就從河套出發,向關中進軍,曾經一度把西漢皇帝的行宮“甘泉宮”給燒燬了。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烽火甘泉”,當是是天下震動,朝野不寧。

“玄武門之變”後不久,東突厥可汗頡利率領十萬大軍,仍是從河套之地出發,兵臨渭水,威脅京都長城,要不是唐太宗沉著應對,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誰也說不清。

在宋朝以前,關中地區是“天下形勝”,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之一,若關中地區給威脅,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河套之地對華夏的另一個威脅方向就是燕雲之地。燕雲之地是中原腹地的戰略屏障,這裡有我們現在稱之為“華北平原”的糧倉,還有戰略要地“太行山”。燕雲之地若是給威脅,那麼中原腹地也會受警。

因而,河套之地對於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只有把河套之地控制住,才能保證關中和燕雲之地的安全。正是從這點考慮,秦始皇在統一國家後,立即投入三十萬大軍攻打河套之地。蒙恬收復河套之地後,關中的正面威脅方才解除。

讓人遺憾的是,那些貶低秦始皇的讀書人把秦始皇這一英明決策斥得一文不值,罵秦始皇是窮兵黷武。

正是因為河套之地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漢武帝在衛青收復河套之地後,立即在這裡築城,不僅把河套之地打造成拱衛京都長安的戰略屏障,還在這裡飼養戰馬,積蓄糧草,河套之地成了進攻匈奴的戰略基地。

要是沒有這些努力,規模空前的“漠北決戰”能不能不成功,誰也說不清。

河套之地對華夏重要,對遊牧民族同樣重要。一是因為這裡是很好的戰略基地,能對華夏構成巨大的威脅,二是這裡水草肥美,宜於生息。是以,遊牧民族總是不遺餘力的想佔有這塊肥美的土地。

匈奴趁著秦末戰亂之際,重新佔踞河套之地,當時匈奴的戰馬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在這裡飼養的,由此可以看出河套之地對於遊牧民族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河套之地比起苦寒的漠北來說,氣候比較溫暖,遭受雪災的可能性大為降低。一場雪災,往往使得牛羊死傷無數,幾年也恢復不了元氣。今年遭受了這麼大的雪災,突厥人對河套之地更加思念,無不是想回到這塊風水寶地的曾經家園。

默啜這話說到突厥人的骨子眼裡去了,他們能不驚喜莫名?歡呼聲良久難絕,過了老一陣,這才停歇下來。

默啜雙手一拍,道:“帶上來!”

蹄聲如雷,一隊突厥軍隊趕著上萬衣不蔽體的漢人過來。這些漢人是突厥擄獲的邊民,給罰作苦役,早就給折磨得不成人形,骨瘦如柴,隨時都有可能給風吹倒。

寒風如刀,吹在他們身上,不由得哆嗦起來。

把他們的樣子看在眼裡,突厥兵士沒有一點同情心,臉上是譏嘲之色,眼裡是鄙夷之光,好象這些可憐的漢人是豬是狗一般,一點不值得同情。

默啜只是淡淡的瞄了這些漢人一眼,很是冷漠的道:“勇士們:這些唐人是我們這些年擄獲的。他們,已經沒有用處了,我們不必再象養豬養狗一樣養活他們!我現在帶領你們去唐人的地方,擄掠更多的奴僕,唐人的女人任由你們享用!”

“可汗!可汗!”遊牧民族的特長在於擄獲和破壞,這話正對他們的脾性,無不是興高采烈。

“現在,我們就用他們的血來祭旗!”默啜下達了殺戮令。

一隊突厥軍隊手持大馬士革刀,飛馬馳來,隆隆的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馬蹄濺起的雪花四處飛揚,他們手中的大馬士革刀在日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這隊突厥軍隊是默啜的精銳,裝備了大食人的大馬士革刀和鐵甲。只一會兒功夫,他們就衝入了漢人堆裡,手中的大馬士革刀上下翻飛,劈頭蓋腦的朝手無寸鐵的漢人砍了下去。

這些漢人本就虛弱無力,災禍當前,使出吃奶的力氣想逃走,可是,又能逃到哪裡去呢?不是給砍死,就是給馬蹄踩死。

這是一場殺戮,血腥的殺戮!

沒過多久,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不再響起,所有的漢人都做了刀下亡魂。滿地的屍體,鮮血來不及浸入雪裡,凝結成冰,一塊塊血冰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這幅雪景的底色是紅色,是鮮血染成的紅色!

突厥軍隊沒少殺戮漢人,當年在五回道上一次性殺戮十萬邊民,一萬人對他們來說,這不過是小意思,人人眼裡泛著紅光,大是興奮,手中的大馬士革刀幻出一朵朵刀花,大聲歡呼:“可汗!可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