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四章 大快人心(3 / 4)

小說:化工大唐 作者:殷揚

年了,當時我十七歲,年輕氣盛,整日裡想著打突厥,正好安北都護府招募材勇之士,我就去了。”王少華看著灶洞裡的火焰,很是感嘆道:“當時我就象這火焰一樣,熱情奔放,以為只要有一股子熱情,就能殺敵報國了。”

陳再榮也是這般想。要不是去了東宮,現在肯定在吵著要去殺突厥,陳晚榮一點不奇怪,笑道:“王兄志在報國,讓人佩服。”

王少華卻是一聲長嘆,道:“若真要打,突厥雖處大漠深處。又哪裡是大唐的對手,這些年來北方地戰爭不斷,突厥雖是屢挫於我大唐之手,卻是敗而不弱,屢敗屢犯。無休無止了。自從太宗皇上以來,我大唐就沒有如此嚴重的邊患。”

陳晚榮的歷史知識不行,只知道唐朝是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創造了讓人目眩地武功,為後人樂道。至於北方為何邊患不斷,卻不知道。王少華的話裡透出一股子感嘆,似乎對這些事很瞭解。問道:“以王兄之見,該當如何處置?”王少華機警地四下裡一望,見周圍沒有人,這才壓低聲音道:“這也是陳兄問起,要是換個人,我肯定是不說地。說來說去。是朝廷出了問題。光靠將士們在邊關拼殺,要想靖邊安民,那不太可能。”

戰爭是必要的手段,但是光憑戰爭也不可能達到目的。要是沒有政治手段與之相輔,戰爭不過是一種破壞行為,不可能達到安定邊關的目地。北方的戰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後突厥雖是一敗再敗,卻是一戰再戰。永無休止。這話。陳晚榮打從心裡讚賞,問道:“王兄。這話從何說起?”

王少華嘆息一聲道:“想當年,衛國公提兵北上,夜襲陰山,一舉端掉頡利可汗老巢,最終滅了突厥。這威一立,太宗皇上馬上施之以恩,厚遇突厥人,突厥人感恩戴德,願為大唐北蕃,北方邊患數十年沒有戰爭,老百姓安居樂業。可現在,邊關上的百姓苦不堪言。一是苦於突厥人地騷擾,二是苦於大唐軍隊地征戰與掠奪。別看長安的軍隊軍紀嚴明,可到了邊關之上,時不時就要騷擾百姓,搶掠一通。”

長安是天子腳下,將領們不敢亂來。到了邊關上,天高皇帝遠,老子沒人管,武將們就放肆了,亂來胡整,很正常。陳晚榮也不意外,笑道:“這也沒什麼,都是這樣。”

“理是這理,只是這問題關鍵在於朝廷。”王不華感嘆道:“自從漢武帝擊破匈奴開始,華夏對北方地邊患歷來採取兩手策略,一是大軍北征,狠狠的打。打得這些遊牧之人沒有了力量,只能回過頭來向我華夏稱臣。在這時候,華夏就採取第二手策略,進行安撫,厚遇之,邊關可以清平。

“太宗皇上實行這一策略,萬國歸心,天可汗旨意所至,莫敢不從!再配以驅狼並虎之策,突厥為我大唐兵鋒,為我大唐征戰西域,開拓了很多疆域。”

遙想唐太宗當年的豐功偉績,王少華一臉的神往,胸口起伏加劇,瞧他那模樣,真恨不得提槍縱馬,馳騁於疆場之上,雖死無憾!

唐朝採取驅狼並虎之策,非常成功。東突厥歸降之後,在唐朝的支援之下,一路西進,掃滅西域,最終唐朝出動以“漢軍”為核心地大軍,於公元657年滅了西突厥,把大唐聲威播於異域萬里之外。

西突厥的活動範圍主要在現在的中亞一帶,突騎施曾經做為唐朝的屬國,抵擋大食帝國的東進,有力的遏制了大食對西域地進犯。

對這些史實,陳晚榮頭一回聽說,仍是禁不住熱血澎湃,要是可以地話,陳晚榮也願意上戰場,雖然沒有練過武功,也樂於效死於沙場。

感嘆一陣,王少華接著往下說:“大將軍程務挺跟隨裴行儉大總管北征,一路北上,直入單于庭,活捉突厥可汗阿史伏念那。當時,裴大總管答應那史伏念那,不殺他。可是高宗皇上卻下旨殺了阿史伏念那。自此以後,突厥寧死不降,這仗一直打到現在,都沒有結果。”

陳晚榮安慰王少華道:“王兄不必著惱。阿史伏念那不過是一俘虜,高宗皇上要殺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王少華頓足嘆道:“陳兄,這話就不對了。以前,大唐就沒有殺降的先例。陳兄請想,高宗皇上下旨殺降,這先例一開,那些武將們為了貪功,還有不大殺特殺的?降了是死,不降也是死,還不如拼死一戰,和突厥的戰爭將是沒完沒了!”

恩威並濟,是中國處理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策略,大軍攻於前,安撫繼於後,是以北方可獲安寧。殺掉阿史伏念那時,唐高宗已到晚年,武則天把持了朝政,這是她的一大失誤,造成北方數十年不得安寧。

這話太有說服力了,陳晚榮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