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寶刀名劍(下)(2 / 2)

小說:化工大唐 作者:殷揚

“葉大師一生打造了很多好兵器,沒想到居然給這難住了。”陳再榮很是惋惜。

張德銘附和一句:“是呀!”一臉的惋惜勁。

陳晚榮撿起張德銘扔在桌上的木炭,在桌上畫起來:“你們瞧瞧,這樣式合用嗎?”陳晚榮的圖畫還過得去,只幾下功夫就畫出一把彎月形的細長刀身。

要是在以前,要相信陳晚榮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比登天還難,陳再榮會第一個不相信。現在不同了,陳晚榮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大為改觀,一瞧之下陳再榮驚奇得差點跳起來,以其驚人的理解力解釋這刀的非凡之處:“細長刀身,輕便適用。在戰場上,尤其是騎兵一定要節約體力,不僅僅要保持人力,還要保證馬力,是以陌刀這麼好用的兵器不裝備騎兵,而用馬槊,就是因為馬槊輕很多,可以減輕馬匹的負載,保證趕到戰場上還有力量作戰。

“還有血槽,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要是我們西域的軍隊裝備這種刀的話,大食人就討不了好呢。哥,這刀叫什麼名字?”

中國特種部隊使用的三稜軍刺上就有血槽,但是血槽並不是現代發明,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使用血槽,吳王夫差的兵器“夫差之矛”上就開有血槽。

血槽的作用並不是為了放血,放血只是一個附加功能,主要目的是為了便於拔出兵器。

日常生活中,把一把尖刀刺入木頭裡,要拔出來都要使很大勁。同樣的道理,兵器刺入人體,會引發肌肉的劇烈收縮,緊緊裹住兵器,很不容易拔出來。在戰鬥中,要是半天拔不出兵器,很可能送命。

有了血槽,空氣會進入人體,使得肌肉不再緊裹兵器,便於兵器的拔出,對於戰鬥中減少傷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祖先早在春秋晚期就把血槽運用到戰爭中,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陳晚榮畫的是現代騎兵使用的馬刀,經過無數次戰爭檢驗過的,非常適合騎兵作戰。讓陳晚榮驚奇的是陳再榮對兵器的理解力驚人,一眼就看出了馬刀的優點,回答他:“這刀適合馬上作戰,可以叫馬刀。”

“馬刀?好名字!”陳再榮對這名稱很是讚賞。

張德銘以一個技術專家的眼光審視著馬刀:“這刀好用是好用,只是有一樣不好,刀身太窄,容易折斷。要是打造幾把,花點功夫應該不會有問題。只是要想在軍隊中大量裝備馬刀,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把,這就需要很多上等好鋼,就是鑌鐵也不見得能滿足要求。”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張德銘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關鍵之處。現代科技很好的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實驗室做得很好的產品未必能夠進行大量生產,因為會受限於技術。他這話深得技術三味,讓陳晚榮這個技術專家倍感親切。

更難得的是,張德銘的話裡處處充滿了報國之情,這讓深深體會到唐朝可貴之處的陳晚榮深受感動,心想你既有此愛國情懷,我就助你一臂之力:“真要打造馬刀的話,也未必沒有辦法可想。”

在感動之餘,陳晚榮還存有一點私心,憑張德銘的技術和實力不可能做出馬刀,那麼他就會向葉天衡求助。馬刀已經為現代戰爭所檢驗,憑葉天衡的眼光不會看不出其可貴處,必然產生興趣。

葉天衡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他改進過的陌刀陳晚榮已經見識了,非常了得,想來他本人也不差,無論如何值得一試了。

要是真的引起了葉天衡的興趣,說不定還能有意外收穫,造出化工裝置或有可能。要是解決了化工裝置問題,陳晚榮的化學知識才能真正得到發揮,那麼唐朝就是汪洋大海,自己就是大海里的巨鯨,天高海闊憑我躍!

陳再榮好兵器,張德銘愛技術,陳晚榮這話對於他們兩人來說無異於天音仙樂,異口同聲的問道:“什麼辦法?”

(按:中國古代兵器的鋒利程度如何,可以從越王勾踐的佩劍看出來,兩千多年過去了勾踐劍沒有一點鏽跡,仍是青光閃爍,寒氣逼人。把二十張影印張疊在一起,劍從紙上輕輕劃過,影印紙就給割開,而且割裂處光滑異常,絕對不毛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