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點了點頭,好奇地道:“在下倒還想聽聽仲達的高見!難道劉閒此戰獲勝並非是因為運氣?”
司馬懿笑道:“劉閒要是單靠運氣,又豈會走到今天?”
頓了頓,思忖道:“劉閒自出道以來,經歷了無數場大戰,幾乎每場大戰都是以少勝多威震天下!其用兵之兇險詭詐令人歎為觀止啊!
其不愧為當世名將,袁紹雖然也算得上是一代人傑,可是與劉閒相比可要相差太多了!
再者,主公麾下雖然謀臣如雨,然而謀臣之間相互傾軋,遇事往往黨同伐異,而不是做正確的建議,主公本就優柔寡斷,如此情況之下更加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就軍隊來說,劉閒軍雖然人數少,可卻都是劉閒一手訓練帶領出來的百戰精銳,可謂虎狼之士一時之選,戰力之強悍不需贅言。
而袁紹的軍隊,人數雖多,可是大部分卻訓練不足,而且相當數量又是不久前投誠的軍隊,軍心並不穩,雖七十萬大軍,卻只能視作四五十萬人。
如此情況之下,袁紹的正確戰略,應該是徐圖緩進步步為營,先攻略河北三郡,然後再伺機南下攻打洛陽地區。
而袁紹卻急於求成,帥主力大軍渡黃河,意圖一戰而定乾坤,這卻正中了劉閒的下懷了!
而從虎牢關至扈城亭這連場大戰之中,袁紹方面屢屢失誤,而劉閒則步步緊逼,殺招隱現,袁紹戰敗,可說早已經註定了!”
友人瞪大眼睛看著司馬懿,一臉的驚歎之色,情不自禁地讚歎道:“若是仲達為袁紹謀劃,想必這場大戰的結果就要改寫了!”
司馬懿哈哈大笑道:“誰去謀劃都沒有用!”
隨即一臉希冀地道:“我現在最想看的是劉閒接下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