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閒看見趙雲微皺眉頭,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模樣,好奇地問道:“子龍在想什麼?”
趙雲道:“沒想到在如此情況之下,皇家內部竟然還在爭權奪利。”
劉閒笑道:“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不是有那個誰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嗎,爭權奪利那是人的本性。”
“愚蠢和聰明的區別僅僅在於爭權奪利的時機而已。”
趙雲面露思忖之色,情不自禁地道:“所以儒道才想要教化人群舍利而向義。”
劉閒呵呵一笑,道:“儒道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教人們都不要追逐利益,而為他人奉獻。理想是美好的,但卻完全違背的人的天性,也違背了自然法則,可以說是歪門邪道。”
趙雲訝異地看著劉閒,問道:“主公認為不該講義而應該講利?”
劉閒點了點頭,道:“不管是野獸還是人類,即便是花草樹木,為了生存,也必須爭奪利益。”
“這是所有生物存在的規律,只要活著,便逃不過這一點,捨棄利益而講所謂的義,子龍認為可能嗎?”
“違背了這種規律,不僅達不到目的,搞不好還會釀成許多難以想象的惡果。”
“而且這種一味地講所謂的‘義’,還會成為某些權勢者,別有用心者用來向百姓,向善良的人攫取不應得利益的一種道德手段。”
“比如一個君主,會以此為理由要求百姓奉獻財物,甚至生命。比如一個無賴親戚,總是以情義為藉口要求你為他提供幫助,需索無度。”
“而你卻受限於所謂的情義,雖心有不願,卻又不得不拿出自己本就不多的財物,最終卻使得自己變得窮困。”
“當你無法滿足對方需求的時候,對方不僅不感激你過去對他的支援,反而咒罵你無情無義。呵呵,子龍認為這種事情如何?”
趙雲目瞪口呆,一時說不出話來。
劉閒道:“我說這些,並不是說不要情義,但情義不應該作為一種道德枷鎖,而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情感,就好比男女之情父母之愛一樣。”
“比如,我愛暮雪和媛媛,在她們危急的時候,我自然會付出一切去營救他們。比如我與惡來翼德他們的兄弟之情,肝膽相照,並不會有什麼道德約束,但我們就是能夠相互付出。”
“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可若是變成了道德枷鎖,那可就變味了。”
“至於治理國家。我認為,講仁義道德那一套根本就是胡扯。只需明白為上者必須儘可能的滿足百姓的需求就可以了。”
“百姓若是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證,一門心思地講仁義道德又有個屁用。黃巾之亂就說明了一切。”
“一個朝廷好不好,不是看他的道德夠不夠高,而是看他能不能保障百姓的生活同時保護百姓的身家性命。”
“做得到這一點,百姓自然會維護這個朝廷,不需要誰去號召,更不需要誰去拿道德恐嚇他們。這是利益的交換和契合,仁義道德說得太多了,反而掩蓋了事物的本質。”
趙雲瞠目結舌,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不過劉閒這一套新奇的觀點卻對他的內心產生了不小的衝擊。
劉閒面露思忖之色,問趙雲道:“子龍,你說王允、馬騰、牛輔、韓遂這些人在皇家爭權的時候會如何站隊?”
趙雲稍作思忖,皺眉道:“王允顯然是支援當今皇帝的。而馬騰韓遂牛輔之前接受了當今皇帝的冊封,因此也不會反對。所以,長安軍隊該當是支援當今皇帝的。”
“在這場皇權的爭奪之中,何太后一方若無外力,幾乎可說是毫無勝算。這想必也是她秘密派人來聯絡拉攏主公的原因。”
劉閒笑道:“子龍分析得很好。應該是這樣沒有錯。”
頓了頓,摸著下巴微笑道:“不過這幾個傢伙只怕都沒有把當今皇帝當回事。”
“王允貌似忠良,但我看他所作所為也不過是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已。至於馬騰韓遂牛輔,擁兵自重,更加不會把皇帝放在眼裡。”
“如今與我的大戰告一段亂,他們內部的仇怨應該會漸漸浮出水面了。”
趙雲不禁點了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那牛輔之前與馬騰韓遂多有惡戰,雙方死於對方手中的官兵不計其數,仇怨難解。”
“而呂布,原本是董卓親信,馬騰韓遂牛輔裡應外合消滅了董卓,對於呂布這個董卓的義子,不可能沒有猜疑之心。”
“而王允拉攏呂布又私自徵召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