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門外,龐統正和呂布、關羽等人閒聊著。
關羽不解地問道:“軍師,昨夜我軍大敗敵軍,陛下為何不乘勝攻打江夏?雖說陛下仁慈,可是如此一來,想要奪取江夏只怕就要多付出許多傷亡了啊!”
呂布笑道:“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那孫堅說到底還是陛下的岳父,陛下這是看在貴妃的面子上網開一面了!”
龐統笑道:“奉先這話可就說錯了。陛下豈是那種因私廢公之人?昨夜之所以網開一面,一則就像陛下所說,不想同胞相殘,想要給對方投降的機會。
對方如若非要在一條死路上走到底,那可就怨不得陛下了。
再者,陛下這麼做其實是為了瓦解對方的鬥志以便在接下來的攻城大戰中儘可能減小受到的阻力,從而減少官兵的傷亡。……”
呂布和關羽互望了一眼,呂布笑道:“你說陛下想要給對方投降的機會我能理解,可是你說這能減少我軍的傷亡,可就是胡說八道了吧?”
龐統呵呵一笑,道:“昨夜大戰,敵軍兵敗如山倒,對於敵軍來說,情況可說是危若累卵。若我軍順勢急攻城池,你們說孫堅、曹仁、劉備會做何選擇?”
呂布想也沒想便道:“那還用說嗎?肯定是負隅頑抗和我們拼命唄!
龐統道:“一語中的。孫堅等輩絕非庸才,而他們的麾下也多是能征善戰的勇士。如若我軍逼得太緊,對方必然起魚死網破之心與我血拼到底。
那樣一來,我軍可就不知要付出多少傷亡的代價了!”
呂布、關羽呆了一呆,感覺龐統所言非常有道理。
龐統一臉感慨地道:“陛下高瞻遠矚,早就洞察了敵軍的情況,所以才在大勝之後停止攻打江夏。若非大智大勇,又豈能看得到這一點?
若我所料不差的話,曹仁和劉備此刻必然已經率軍離開了江夏。”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官匆匆來到,見龐統等人都在門口,當即下馬拜道:“小人拜見軍師和諸位將軍!”
龐統問道:“你有什麼事?”
斥候官道:“就在不久前,小人等發覺曹軍和劉備軍已經離開了江夏往東邊撤退了!”
呂布、關羽等人頓時流露出驚歎的神情來,呂布朝龐統豎起大拇指,讚歎道:“軍師,你可真是高明啊!真的都被你說中了!”
龐統笑著擺手道:“奉先過譽了!我不過是把陛下的謀算說出來而已,豈能擔高明二字。”
就在這時,帳簾掀開了,劉閒走了出來。
眾人見狀,連忙拜道:“陛下!”
劉閒笑著對龐統道:“一大清早就聽見你在這裡吹捧我!”
龐統笑道:“微臣可不敢胡言,微臣所言全都是肺腑之言。”
劉閒笑了笑,想到龐統剛才的話,心裡不禁有些好笑,只覺得自己不過是一時心軟,竟然就被他說得這麼高瞻遠矚高深莫測了。
看向那個斥候官,問道:“你剛才說曹仁和劉備都跑了?”
斥候官連忙道:“是的。曹軍和劉備軍從東城門離開江夏,匆匆離去。”
劉閒思忖道:“淮河那邊的大水已經退了。他們是覺得江夏之戰已經沒有希望,所以想要回去保住自己的老巢。”
龐統抱拳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城中敵軍士氣低落,正是我軍給予其致命一擊的時候。”
就在這時,又一名斥候官飛馳而來,直到劉閒面前勒住馬,翻身下來拜道:“啟稟陛下,吳軍主力已經從江夏城中撤退了!”
眾人聞言,都感到有些意外。
龐統思忖道:“孫堅必是察覺到江夏已經不可守,所以選擇了放棄。他是不想讓手中寶貴的力量全都葬送在了這裡。”
劉閒稍作思忖,對眾人到:“立刻集合全軍,全力攻城!”
轟隆轟隆……!劉閒軍的戰鼓驚天價大響,數十萬大軍好似海潮一般直朝江夏席捲而去。
留下來斷後的吳軍奮力抵抗,然而他們這點人馬如何扛得住劉閒軍的猛攻,僅僅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便全面崩潰。
緊接著大軍入城,江夏城換了主人。
劉閒站在城門樓上,看著大軍源源不斷開進江夏城的景象,思緒已經飛到了遠方。
呂布快步奔上城門樓,來到了劉閒的身邊,抱拳道:“陛下,敵軍毀掉了路上的橋樑,我軍沒法繼續追擊,只得回來了!”
劉閒笑道:“這一點我已經想到了。”稍作思忖,對身邊的典韋道:“派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