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海月後,原初星系東北方懸臂。
一陣強光閃過,各文明的護衛艦首先躍遷進入到懸臂星域範圍,在確認了現場的安全後開始引導各自的戰艦入場。
引導訊號發出,寂靜的星空中強光頻閃,接連的強光彷彿形成了一塊幕布,將整片星空變得流光溢彩不可逼視。
光芒漸漸減弱,原本空無一物的星域內出現一片黑壓壓的艦群,五千萬艘戰艦躍遷到此等候恆星武器到場正式開始本次進攻。
數分鐘後,艦群后方五個蟲洞慢慢生成,四種截然不同的恆星武器徐徐開入戰場。
蟲洞閉合,五臺恆星武器入場,本次進攻正式開始!
第一批兩千萬艘戰艦開動,協助恆星武器到場的多功能基站,為他們開啟了通往戰場的蟲洞。
蟲洞的最終開口被設定到共產星際艦隊上一次達到的最深位置,首批戰艦將從該位置繼續往原初中心推進。
艦隊剛越過蟲洞,立即就遭到了敵方猛烈的阻擊,敵方欲趁艦隊只有部分越過蟲洞還未集結完畢之時製造慌亂,予以聯合艦隊第一波消耗。
可聯合艦隊偏偏沒有令敵方如願,指揮官們迅速調整艦隊狀態,以護衛艦為先鋒抵擋迎面而來的攻擊,掩護後續戰艦抵達戰場。
隨後,根據受擊軌道計算出伏擊方向,讓首批入場的戰艦對預測出的敵方位置發動反擊。
反擊過後,敵方的火力顯然弱了下來,此輪盲射反擊發揮了作用。
艦隊全體越過蟲洞後,全部艦載機升空跟隨艦隊推進,各艦輔助粒子、無人機開始佈設,將首批阻攔的敵艦全數殲滅後向星系中心進軍。
聯軍艦隊行進了數個小時後,無人機傳回聯盟的艦隊的行蹤。
敵艦數量大約有五百餘萬,一臺外形類似陀螺的巨型武器跟隨在敵艦隊後方,預計將在半小時內與聯軍艦隊相遇。
得知訊息後的聯軍艦隊立即作出陣列調整,以半圓陣列迎戰敵艦,充分發揮聯軍艦隊的數量優勢,要在第一時間對敵艦隊完成最大的消耗。
無人機回報敵艦進入攻擊範圍內的瞬間,兩千萬艘戰艦同時開火,整片漆黑的星域在剎那間被極光衝破,光學感測器所看到的畫面一片白熾!
兩千萬艘戰艦射出的光束像是滂沱的暴雨,勢不可擋地朝著敵方落去。
據無人機傳回的畫面,敵方在發現攻擊的第一時間啟動了能量護盾,可面對如暴雨般襲來的光束能量護盾被瞬間撕碎,道道光束透過敵艦,無數火球出現在敵陣當中!
火光慢慢散去,無人機畫面繼續記錄和傳回,敵艦僅僅損失位於前列的戰艦,遭受到的損失竟出奇的少。
敵陣列後方的巨型武器肯定使用了防護方面的功能!
聯軍艦隊不敢大意,立即組織戰艦向敵行進路線發射漸進式彈幕,同時將陣列再調整,準備正面接敵。
漸進式彈幕果然拖緩了敵軍的行進速度,當他們進入中程戰場時聯軍已經完成了陣列的調整,艦載機正向著他們馳騁而來。
敵艦沒有慌亂保持速度繼續行進,同時派出艦載機進行阻攔,雙方艦載機開始交火。
聯軍不可能放任敵艦繼續行進,第二輪打擊立即準備,增幅式主炮開始鎖敵,對敵進行持續性照射。
增幅式主炮開始威力並不出眾,敵艦依靠能量護盾便能安全擋下。
可隨著時間和距離的推進,增幅式主炮的能量達到了恐怖的數值,不僅能用超高額的輻射破壞能量護盾的穩定,還能洞穿敵艦造成貫穿性傷害!
敵陣列後方的巨型武器開始閃爍,但聯軍並不能檢測到任何攻擊訊號。
曾經與之交戰的沃威亞神色大變,向全艦提醒:
“敵方戰爭巨構能使用暗物質生成“暗星”作為攻擊,無法檢測它的攻擊目標,但絕不可掉以輕心!”
沃威亞話音剛落,數顆太陽在聯軍陣列中生成,瞬間將生成範圍內所有戰艦溶解撕碎,根本無法防禦!
而共產星際戰艦所在的陣列似乎也中招了,可在暗星剛剛生成時就驀地消散了,像是劇烈燃燒的火堆瞬間被抽走了可燃物。
聯軍緊急避開陣列中的“暗星”,敵艦卻趁此機會發動了攻擊,艦上人員戰場經驗不足的戰艦就此被摧毀。
所幸大部分戰艦人員都有一定的經驗累積,在作出緊急規避的同時開啟了偏轉護盾,將敵方的攻擊偏轉了。
受到敵方戰爭巨構的攻擊,聯軍不可能坐以待斃任由敵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