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喪屍,打死都不肯離開基地,還叫我們完事兒了趕緊搬過去,慫得一塌糊塗。”
隨即,孫嘉陵把一路上見到的,與實習生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了張戈。
糧食基地,原本的規劃中,確實是以水稻為主。
那是國家指定的耕地,只能種糧食,不能用作其他用途的!
十八億畝耕地,是糧食安全的紅線,誰踩,誰死!
但是,給資本家足夠的利益,死算什麼?
有人改了這些地的用途!
一開始j縣政府是打算打造最大的糧食基地,以綠色無汙染、零化肥、有機大米等宣傳,開啟wh市的消費市場,為j縣的農業找出新出路。
這也是j縣引進大農業公司的原因,就是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推動農村收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惜!
資本是逐利的,不是做慈善的!
幾年沒有收益,有機大米銷量慘淡,被東北大米和進口香米,摁在地上摩擦。
之後縣政府對專案失去了信心,自然也就沒在關注了。
縣政府不關注了,資本就開始作妖了!
他們根本不管國家政策制定的耕地紅線,賄賂了幾個看守的科員,違背了與縣政府簽訂的合同。
表面上,農業公司對政府說要搞養豬場,搞綠色農業養殖,要政府批准將小部分水稻田,改成養豬用的玉米。
玉米也算糧食,縣政府同意了,農業公司就開始騷操作了。
實際上,它們沒繼續種水稻了,更加沒有種玉米。
除了主路附近,用於應付突擊檢查,製作影片哄騙縣政府的幾十畝水田之外,基地裡面全是蔬菜大棚!
他們把水稻種植,改成了種菜!
補充合同上寫的一千畝水稻田改為玉米地,結果三萬畝水田,幾乎全被改種了蔬菜!
在農業公司眼裡,水稻價值幾個錢啊?
一畝撐死了能收穫七八百斤大米,最多兩三千塊,還沒扣除人工成本、機械成本和部分農田的化肥成本,以及包裝傳宣成本等等。
最後算下來,一畝地連一千塊的利潤都沒有。
這還是豐收,要是有個天災,直接歇菜。
但是,種菜可就不一樣了。
據說,他們內部會議統計過,?去年銷售蔬菜近七十萬噸,?年度綜合收益超過十個億!
這還沒計算倉庫裡面,庫存的幾千噸蔬菜!
過完春節,菜價上漲,倉庫囤積的新鮮蔬菜,又有一大波利潤。
種菜一年,抵得上好幾十年種水稻的收益,哪個資本家會遵守耕地紅線呢?
張戈幾乎從牙齒裡面磨出四個字:“奸商……該殺!”
張戈的所有的計劃都很順利,沒想到死在最不可能出問題的一環上面。
糧食基地不產糧食,這……
這找誰說理去呢?
孫嘉陵也很無語,只能繼續說出他看到的糧食基地情況:“糧食基地的倉庫裡面,大部分是白菜、土豆等能儲存很長時間的蔬菜。
其他的冬瓜、南瓜和胡蘿蔔也佔了一小部分。
倉庫有恆溫空調,控制在0到4度,通風性非常好,裡面的蔬菜沒有壞,基本都儲存完好,預計還能儲存兩三個月,土豆、胡羅卜還能儲存更久。
還發現一個大冷庫,裡面全是冷凍的豬肉,應該是養殖場的庫存。”
張戈有氣無力的問著:“有多少蔬菜和豬肉庫存?”
他寧願把這些換成大米,吃都吃不飽,要蔬菜有啥用,那玩意不頂餓的。
至於豬肉,能有多少,總不能天天吃豬肉吧?
孫嘉陵嚥了咽口水,哭笑不得告訴張戈:“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數量著實嚇人,應該是按噸算的。
倉庫的蔬菜,我沒數過,都堆在一起,比我人還高,一眼看不到頭。
聽那個實習生說,他們選的都是容易儲存的蔬菜,比如說白菜。
農業公司這幾年都是這麼幹的,過年前準備大量的新鮮菜,過年之後,趁菜價抬高的時候出售,大撈一筆。
冷庫方面,比我們的客廳還大幾倍,裡面全是貨架,貨架上都是切割好的豬肉,一大塊,一大塊的,凍得硬邦邦的。
我怕帶菜和豬肉回來,會被有心人發現端倪,就只搬了玉米回來。
那些民兵和馬家村的村民,我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