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笑自己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
他以為張戈和李燁為首的獨立營,會像災變之前那樣,是一支正義之師,仁義之師等諸多光環加身的軍隊。
他以為張戈和李燁為首的獨立營高層,跟所有人同吃同住,不克扣糧食,不發行糧票,肉票,菜票,堅持大鍋飯,是真正與底層士兵同甘共苦的優秀將領。
他以為獨立營會像災變之前,那支國家神聖的軍隊一樣,衝鋒在第一線,奮戰在第一線,一切以保衛國家,以保護弱小為首要任務。
他以為……
所以,他毫不猶疑的加入了張戈,用三寸不爛之舌幫忙徵兵,還極力讓自己的學生加入民兵。
他以為這樣能讓學生吃飽,吃好,只需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以為自己的學生,只是在這裡訓練,危難時刻應急才輪到他們,有那麼多正規軍,不用真的上去跟喪屍拼命。
他以為的……是錯誤的!
現在,他才知道錯得有多離譜!
他已經看出來了,張戈和李燁從本質上,根本不關心他們這些從小鎮逃出來的難民,甚至語氣中,絲毫不掩飾鄙夷。
這樣的營長和副營長,難道還指望獨立營能像災變之前的軍隊,奮不顧身的保護他們這些普通人嗎?
杜衝不願意回答的答案是:不能!
那麼現在看來,李燁不想解決甘泉湖的隱患,甚至是放任,真的是軍政不干涉的原因嗎?
,!
顯然,也不是!
這裡是軍管區!
張戈和李燁不方便插手政務,卻不代表不能插手!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軍隊接管一切糧食,物資,統一配給!
在軍管區,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但是!
從劉鎮長接管後勤開始,獨立營就跟小鎮難民劃分了界限!
杜衝已經想明白了:獨立營從來沒有在意過小鎮難民的生死!
所以張戈用重機槍掃射暴徒,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因為不關心他們的生死,所以無所謂開槍與否。
平時看不出來,一旦撞到槍口上了,自然辣手無情。
同樣的,儲存中心的人也一樣!
張戈只是把他們當作可用兵員,選擇加入獨立營的,才會拿他們當自己人,不加入的,自然是自生自滅。
只能說,杜衝的推斷,完全正確。
李燁和張戈,還真就是這麼想的!
當然,軍方的大佬也知道他們是這麼想的。
所以,葛亮推行民兵自救的策略,阻力重重,反對者眾多。
並不是反對者不知道時局艱難,需要團結更多的力量,需要各地民兵營救更多平民。
而是他們知道,以張戈和李燁為代表的民兵,沒有經過軍隊文化的薰陶,不明白國家賦予軍隊的使命,更加承擔不起相應的責任。
張戈和李燁的思想,被現代的經濟主義和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長期影響,沒有老一輩人的奉獻精神,更加沒有老將軍那種先國後家的覺悟。
這種人,非常容易成為軍閥!
這也是葛亮派王梅壓制張戈,每到危難時刻,每次大的決策,張戈總是感覺掣肘的原因。
王梅並不是與張戈作對,也不是逼張戈送死,更不是聖母心氾濫。
她再讓張戈做一個軍人該做的事情!
但是!
時代變了,人心不古。
張戈不是老一輩人,他已經在向軍閥邁進,已經形成了一種,加入才算“自己人”的思想!
不加入,能順手救回來,就已經仁至義盡了。
這種思想,顯然不是軍部高層願意看到的。
而且,王梅顯然已經壓制不住張戈了。
所以,這一次軍部有很多人同意逮捕張戈。
他們或許不知道張戈是在暴徒搶了軍械庫的前提,才不得不下令開槍。
然而,武力鎮壓暴亂,只是導火索。
真實的原因,是張戈有成為軍閥的趨勢。
軍部,是不允許有軍閥出現的!
:()末日出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