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人越多,還會傳的更加離譜。
只要有人看到,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做,就交給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行了。
各種陰謀論,在輿論上,會幫忙的。
我們要做的,是打碎某些人的盤算,逼著那些人退讓!
雙管齊下,危局自解。”
人,本質上與只知道乾飯、澀澀、睡覺的動物,還是有區別的。
被關在安全區這麼久,大部分人的心理,都已經產生一定的變化。
好奇心再低的人,在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整天除了吃喝之外,沒有娛樂的情況下,都會對爆出來的大新聞感興趣。
類似九十年代,狗血的瓊瑤三部曲,都能風靡大江南北。
千禧年的時候,連亞洲都出不去的國足,依舊被萬人期待。
奧運更是舉國關注,曾經全民討論金牌數量。
因為,娛樂專案太少了!
反觀末日之前,國民生活水提升,遊戲發展迅速,電影大片陸續上映,優秀的神劇和網劇應接不暇,各種體育賽事紛紛登場。
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沒多少人關注奧運,國足更是“臉都不要了”被各種玩梗。
現在別說愛來愛去的三部曲,沒人愛了,連電視機都快被淘汰了。
末日喪屍爆發,躲在安全區裡,再次回到了娛樂匱乏的環境。
某些人利用了這個封閉的環境,利用了人們逐漸戾氣化的心理,塑造了一個軍閥形象。
葛亮一樣可以利用這個環境,以及人們的懷疑心理,用更具說服力的影片為錨點,一個大新聞砸下去,自然能掀起驚濤駭浪。
在更具衝擊力的現場影片面前,那些哭慘的陳述,將顯得蒼白無力。
哪怕被先入為主,影片不足以改變所有人的固有思維,也不要緊。
輿論導向,該如何走向,誰輸誰贏,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把水攪渾!
就像末日之前,某些人犯了事兒,網上已經一片罵聲,這時候要怎麼辦呢?
做法很簡單:搞個明星醜聞,刷一刷流量,把熱度分散,最多幾天,就沒有記得了。
又或者買一堆水軍,反向逆輿論刷評論,形成互噴。
焦點就被轉移了,當事人就可以悄然脫身。
葛亮用的還是老一套,讓輿論無法擰成一股繩,用一個更大的瓜,掩蓋舊有的瓜,分散輿論的重心。
這就夠了!
無法擰成一股繩的輿論,就無法給軍部壓力,就只是一群打字俠網路互噴罷了,徒添一樂。
張戈自然也就從漩渦的中心,被慢慢的淡忘。
在網上會有新的問題取代,例如是誰指使了這場陰謀,是誰在策劃弄死一個營長?
至於改革派的其他人,那些基層的人會怎麼做。
是將影片剪下,誇大事實;
還是各種摻雜私貨,攻擊反對派;
亦或者是重新藝術加工,將輿論引到某個不知名的方向……
不重要,那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輿論分流!
這場輿論聲討,水已經被攪渾了!
:()末日出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