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不惜一切代價,要保護的,就是這樣一群人嗎?
值嗎?
眼神中一抹寒芒閃過,一個歹毒的計劃,從心裡冒出來了。
那是李燁曾經提議,當時被張戈在內的眾人給否決的計劃。
但是,現在又被他想起來,並且付諸實踐了。
聽著外面的聲討,他的心裡已經有了決策。
很快,鄂一師有人專門負責統計,有哪些人想要離開,還貼心的為他們準備了幾天的口糧,以及肉乾等副食。
反正,吃方面的東西,只要能拿得動,隨便拿走!
要是覺得不放心,鄂一師還給發一把刀具。
只要不動槍,汽油等重要戰略資源,隨便他們怎麼折騰。
組團離開的人數超過了一百人,還給發一輛電動三輪車!
但是,有一個條件!
離開的人,必須要在明天清晨,與大部隊一起突圍,甩開喪屍之後,再分開行動,以後各走各路。
鄂一師不是軍部!
張師長沒有葉軍長那麼大的氣量!
既然有人覺得鄂一師不行,那就讓他們去找自以為行的。
張師長不伺候了!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說辭。
也是用於堵住悠悠眾口,是說給難民聽的,也是說給戰士們聽的,更是說給軍參謀部和葛亮聽的。
真實的原因是:張戈要利用這些人逃跑,分散喪屍兵團的注意力!
能引開追擊的喪屍1兵團最好,引不走也能分散一下零號喪屍王的注意力,讓它分兵去追。
這麼歹毒的計劃,當然不能明說。
這也是張戈堅持讓胡剛和江義為首的參謀部,以及王梅等人,跟著李燁走,不讓他們留在身邊的原因。
張師長的一套“師長就要跟自己的部隊在一起,要坐鎮師部安定人心,其他人不能折在突圍途中”云云,著實忽悠了一眾參謀。
就連胡剛和江義,都只是隱約猜測張戈這種軍閥思想的人,不願放棄手裡的部隊。
只有李燁知道,張戈這麼安排,是因為有些事情不適合讓太聰明的人參與,讓劉洪柱這種老實人留在身邊,麻煩會少很多,做一些決策,才不會那麼束手束腳。
張戈就是不想有人干涉他的一些小動作!
例如現在,用一部分不滿鄂一師的活人,去吸引喪屍的注意力,給大部隊爭取逃跑的時間,哪怕只吸引走很少的一部分喪屍,大部隊也能少一分壓力,少死幾個人。
幾千個人,從各個方向逃,零號喪屍王不可能放任他們跑路。
否則,今天能放幾千,明天就能上萬。
老一輩人的化整為零戰術,能讓鬼子根本摸不到衣角。
張戈就不信,同為華夏人,還可能是軍方某位高層的零號喪屍王,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敢不派大批喪屍去追擊?
張師長相信,就算是幾千頭豬,分頭撒出去,也沒有那麼容易被抓住!
葛亮聽到這個做法,只是皺了皺眉,什麼都沒說。
他和軍參謀部的一些人,其實看出了張戈的用意,但都默契的沒有點破。
這個危急時刻,不信任軍方的人,無疑讓葛亮很反感。
從原則上,葛亮不認同張戈的做法。
葛亮比葉軍長變通一點,但對待老百姓的原則,卻是一樣的。
不懂,可以教!
錯了,可以改!
犯了法,可以抓!
殺了人,可以判!
但是,不管老百姓再怎麼不對,絕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放任他們被喪屍殺死!
如果,情況不是很危急,葛亮肯定要追究張戈草菅人命的做法。
然而,現在是突圍的關鍵時刻,鄂一師的情況,遠比張戈以為的還要糟糕,糟糕到鄂一師能不能存在,張戈能不能突圍,都是大問題!
葛亮已經來不及糾結這些問題,只是隱晦的警告了張戈,就把精力放在如何保住大部分人上。
現在就算要追究張戈的責任,也要等鄂一師突破喪屍的包圍才行,否則人都死了,一切都是扯淡。
第二天清晨,集結哨吹響。
工業園區,只能暫時歇一晚上,不能長期停留。
突圍,尚未結束!
很多人一夜沒睡,聽說要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趕緊列隊。
隊伍集結還算快,要離開的人,一個個拿好了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