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傳智更加明白,如果這個時候請傳奇和爺爺幫忙,估計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可是眼下牛皮已經吹出來了,他不得不事事親為。三個月下來,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找了些其他民間的花鼓燈團的人,還從鄰縣的花鼓燈藝術團請來了編導,臨泉雜技學校也答應來兩個節目合作。
水上訓練,餘傳智先是安排團隊從市場上買來一千多根毛竹,十五根並排用牛筯線紮起來,再用建築工程用板材一塊塊木板對接起來,上面塗上防水的桐油,每三天刷一次,陰乾後再刷,在水面上浮起來後,就形成了一個人造的近千平方米的大舞臺。
舞臺的面積基本夠用,但是安全性和穩定性卻沒有得到充分的論證,誰也不能保證沒有什麼問題,心裡沒底,餘傳智只有硬著頭皮往下趕進度。
這天上午,他們的第一次水上排練開始了,演出的節目是花鼓燈劇目《淮河岸邊稻花香》,還有雜技《水上空中飛人》。
近似舞劇的花鼓燈在表演時,有五十多人上臺表演,“咚咚鏘,咚咚鏘”鑼鼓一響,大多數不識水性的演員,站在水臺上怎麼也跳不起來了,兩腿戰戰兢兢的,怎麼都不聽使喚,跳得也不自然,還跳不到一塊去,不過節目還到一半時,舞臺因承重能力不夠,“呼轟”一聲響,一下子散開了。
十多個小演員一下子落入水裡,負責救護的人員,趕緊去下水搶救人員。
餘傳智一下子傻眼了。他沒想到突發事件來得如此突然,不光雜技的《水上空中飛人》的節目演出當時取消了,落入水中的一名年紀尚小的雜技演員,被擁擠的人群壓在了身下,慢慢沉入了河底,河水很深,等到人們把他打撈上來的時候,搶救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