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陳的意圖後,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三七鋪這座村落,可以稱之為葉鼎之的第二故鄉。
這裡的山山水水,甚至每一棵樹每一株草他都熟悉無比。
引軍佈防設下埋伏這事,自然簡單不過。
應諾百里洛陳後,葉鼎之便把事情緣由悉數告知沈七七和葉小凡姐弟二人。
為防不測,葉鼎之懇請百里洛陳,將三七鋪連帶葉小凡一家在內的十七戶村民盡皆遷移到三十里外的鎮上暫避。
百里洛陳立刻派哨騎回後方大營調派五百兵馬車隊,協助村民轉移。
隨後葉鼎之便帶著百里父子,根據經驗在三七鋪外圍險要兩處地段各佈置三千伏兵,又在村後五里的山坡上築起一座虛營,用以迷惑敵軍。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百里洛陳漸漸發現,葉鼎之除了有絕佳的武功天賦外,還對排兵佈陣與統兵作戰有相當的水平。
這還要從葉鼎之幼時說起,身為軍神葉羽獨子,自打記事開始,葉鼎之便受到父親薰陶,對行伍之事甚為熟稔。
家中珍藏的名家兵書,葉鼎之也翻了個遍。
從先秦時代的《孫子兵法》、《三略》、《六韜》到現今盛行的《衛公問對》、《太白陰經》,無一不是爛熟於心。
百里洛陳對葉鼎之過人的軍事天賦極為欣賞,他縱橫一生戰功赫赫。
功成名就之後,唯有一事是最大的遺憾——
他一身統兵禦敵的本事沒有衣缽傳人!
百里成風雖說是親兒子,但他的天賦遠不能入得了老侯爺的法眼。
百里成風的強項在於練兵和劍法,統兵作戰、攻城略地他甚至趕不上破風軍老將陳敦如。
加之是個妻管嚴(耙耳朵),溫珞玉並不願意丈夫日日撲在行伍上不著家。
所以百里洛陳一直對兒子不太滿意,當然就更別提寶貝孫子百里東君了。
一個酒痴若是做了統御萬軍的將軍那還了得,萬一高興起來三軍上下喝得爛醉,還怎麼騎馬打仗?
“鼎之,你不如就在叔父身邊做個隨軍校尉如何,不然你這一身本事可就浪費了!”
“只要你點頭,我絕對相信不出五年,你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將軍!”
中軍帳裡,百里洛陳眼冒精光向葉鼎之投來了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