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中考的日子到來,6月22號,黔省雷打不動的中考日子。dj縣設了三個考點,縣一中h縣二中以及jc鎮的高中。
所以好笑,全縣大部分學生中考都在縣裡邊,可只有py,ng等鄉鎮除了幾個準備考出縣的學生外,全都在jc鎮的高中考。
然後姜來就跟隨著帶隊老師,去了jc鎮。學校的老師們,提起姜來就是一肚子火,不過大都是恨鐵不成鋼。
至於原因,在中考前的三次模擬考試中,姜來都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奪冠。按照往年的情況,全校前五名,是註定能到sn縣的省級示範性高中,也就是重點高中入學的。
可是在填報志願時,姜來卻選擇了縣一中。一個全校第一名,卻選擇縣一中,這無疑讓學校的很多老師們捶足懟胸,怒火難以發洩了。
其實姜來選一中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有二,一他的事業在dj縣,所以他不願出去讀書,其二,秦雅茹報的縣一中。
所以他沒有理由不選擇縣一中。
22號早上考語文,語文這門課很邪門,因為想要及格的成績十分簡單,只要隨便做一做就行了,但想要考高分,那麼就有些困難了。
不過呢,任何事情都怕被人琢磨,這不,語文考試的題型,硬生生被人琢磨出了好幾套公式。
比如: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又比如: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後,與事實不符。
這類的公式,說實話在發達城市已經算是爛大街的東西了,可是對於鄉鎮中學的學生來說,卻是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
不過更多的卻是語文都考不及格的人,他們能夠上初中,還得多虧了國家的政策。
這是不同地區的經濟差距帶來的影響,一般而言,越是發達的地區,其教學水平也越好。
不過偏遠地區也有偏遠地區的好處,比如姜來前世所上的大學,480幾分就可以上一本了,可是在很多省裡,480分或許連二本都不能上。
這公平嗎?
公平,也不公平。
因為全國各所高等大學,在各省的招生是按人數來定的,這能相對公平的為各省輸送人才。
而不公平之處在於發達地區,明明其考試的分數若是在教育貧乏地區,說不定連211、985都能上了,可是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卻是隻能上一個二本院校。
言歸正傳,中考前,姜來的班主任牟老師押了很多作文題,曾信誓旦旦的說,這些作文題肯定有一個會考到!
可遺憾的是一個都沒有壓中!
姜來在想,那些根據牟老師押的作文題模擬了好幾遍作文的學生,在看到此次考題後,會不會暈倒在考場呢?
“幸好,我有意的圈了幾道作文題給雅茹,只要她做了,那這次作文就不會失誤。”
考試時明明讓人十分緊張,但不知為何,這段時間卻過的很快,甚至一些學生才剛開始寫作文,監考老師就開始宣佈“離考試結束還有十分鐘”的不幸訊息了。
下午考的是文綜,在黔省中考時的文綜是開卷考試,而且只以abcd四個等級來評定成績,所以這文綜是不受重視的。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23號,考的是數學,這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早上,因為考試結束後,每一間教室裡都留下了很多頭髮,可見考數學時,考生們扯斷了自己多少青絲。
下午看理綜,不過中考理綜不包含生物,所以也少了很多隻要背了,就能得分的題。
最後一門是英語,包含聽力題,安排在24號的早上。
英語,這是最有意思的考試了,因為這科考試總是能呈現一副很特別的景象:
做得最快的,反而是什麼都不懂的人,因為只需abcd隨便選一個;選詞填空十個詞,一空放一個;作文只需去前邊的閱讀理解或完形填空中抄一段,整張英語卷子就一空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