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在姜來記憶當中,他所遇到的葬禮,全部都在雨天。
他以前從未細想過這是為什麼,他都把這葬禮上的雨,當做上天的眼淚,對逝者的眼淚。
真的,他從小到大,見到過的葬禮基本上都上百次了,但每一次都會下雨,也許這是確定吉日的陰陽先生能力,不過他沒有深究。
下雨天是不利於抬棺材的,原本的八仙,因為路不好走,又有近兩公里,所以改為了十六人。
很多人會懷疑,既然十八人,那抬棺自然是輕而易舉,但是,姜來爺爺的這口棺材是金絲楠木棺,從別人那裡買來的。
最重要的是,鑲嵌成棺材的木料只有六塊,全都是從那種長了幾百年的金絲楠木上切的,和那些用木板鑲嵌的不是一回事。
光是棺材的重量,就有一千五百斤,再加上姜來爺爺,以及蓋在他的身上的床單,氈,以及衣服褲子,怎麼也有一千六百五十斤!
十八個人平均下來,的確只有一百斤左右,但這麼算是不對的。
因為抬棺時,棺材會擺動,重量自然就會增加,然後又因為十八個人不可能把力氣都用在一塊,所以於十八個人來說,每個人承受的至少有兩三百斤。
再加上是山路,有些人會沒地方站位,所以有時只有八人抬著,儘管站著不動,但那也足以讓人產生背了一座大山的感覺。
鞭炮聲一直響個沒完,抬棺的人也都用盡了全力,山路溼滑,每每走一兩步都要試探半天,因為一腳落實後,必須保證不打滑,因為棺材不能落地。
很多人才走了五六十米,臉就已經紫了,那是憋的,因為棺材上路了,除非到達墓地,不然不準放下。
很多人兩腿都開始顫抖,但依舊堅持,依舊強忍著,更有人因咬牙堅持,嘴中流出鮮血,由身邊的人幫他們擦了擦血,然後繼續走。他們不會放下,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
這也是他們以後必定經歷的事情,現在他們的態度,決定了以後他們去世後,給他們抬棺材的人的態度。
很多人抬到一半就受不了,於是只得原地休息,先是八個人抬著,另外八個人休息,等了一會兒再輪換,如此過了近十分鐘,又重新上路。
抬棺材的人,很多都不吸菸,但此時人人嘴裡都有一根菸,煙可以給他們力氣,儘管是心理原因,但效果很明顯。
等棺材落在了墓地上,抬棺的人再也忍不住,不顧溼溼的泥巴地,直接坐倒在地上。
老人們把煙送到他們嘴邊,然後點上,他們默默的吸著煙,恢復著透支的體力。
過了十多分鐘,十八人這才慢慢地做了起來,然後等待先生做法事。
法事時,姜來等他爺爺的後輩,全都背對著墳墓跪著,然後向後翻著衣服,這些動作做好後。
先生才開始念起聽不懂的古語,然後向跪著的人們灑米。
最後接到米的人,把米吃下,意思是能活得比逝者更長。
法事過後,抬棺匠們又要開始搬石頭。
按照老爺子的意願,他會和姜來奶奶埋在一起,也就是合墓,先是把姜來奶奶的墓穴挖開一半,用羅盤測了測位置,然後擺正方位,就可以開始砌墳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很多人都已回去,獨留下抬棺匠們。
大概一個時辰後,他們跛著腳回來了,然後為他們準備的酒席快速開始。
至此,葬禮結束。世間少了一個人,多了一座墳。
然而,活著的人依舊要活著,他們不會因失落,悲傷而放棄一切,這是獨屬於人類的頑強。
到了晚飯時間,姜來父親親自去村裡請大家復席,這是感謝他們在這場葬禮中的付出。
晚飯過後,人們散去,家裡只有他們自家人,姜來母親有些迷信,以至於有些害怕,所以家裡十幾個房間的燈都是開著的,開了一個晚上。
家裡少了位老人,就好似少了點什麼,姜來母親做飯時,也總是會多煮一個人的飯。而拿碗的人,也情不自禁的多拿一個碗,等到各自把碗端起了,這才發現原來多盛了一碗飯。
這是眾人紛紛沒有胃口,就連姜來的兩個兒子,平時習慣了他們太爺爺的存在,如今沒了,他們也會經常看向椅子的方向。
老爺子以前不想離開此地,所以姜來一家在鎮裡住了這麼些年,如今老人沒了,也就到了去縣裡的時候了。
兩個丫頭在縣裡讀書,姜來的兩個兒子以後也會去縣裡上幼兒園,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