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家在建工坊了?”
處理公務之餘,林裴林縣令想起來遠在樹下村的李家人。
上回獻芽菜方子後,曹前與林裴的關係日漸親密起來,已經是鐵板釘釘的林家門下。
李家人的事,林裴也就瞭解的多了起來。
私鹽案之事不談,這李家人確實是很有兩把刷子。
先是豆腐,後又琢磨出了火炕,再是芽菜。
特別是火炕,去年冬日大雪,他治下百姓死亡率驟減,比去年減少了近八成,其中火炕的功勞很大。芽菜又讓他得了民心。
林裴這年過得,可謂是舒心。
前段時日,李家人到官府備案要建工坊,林裴大手一揮,準了。
治下多一座工坊,於他而言便是多一份功績,哪有不準的道理。
韶縣說窮,是真的窮,窮得都是貧苦百姓,富的都是世家大族。
天底下,哪個地方都一樣,只是韶縣地方偏僻,更為明顯些。
李家人建起一座工坊,並向他承諾,幾年內會向周邊村落提供數十至數百個崗位出來,促進樹下村周邊區域的經濟增長。
於林裴而言,這就是妥妥的穩賺不賠啊,他又不需要提供什麼,便能讓自己的政績添磚加瓦,何樂而不為?
“是聽說開始了。”
曹前直接回道,自從上進把李家人帶到他家,他便格外關注這家人,果然在京城當過官的人家就是有底氣,瞧瞧人家的手段,花樣百出啊。
就這樣的人家,也會被政治傾軋,鬥到被流放,嘖嘖,京都官場恐怖如斯。
曹前已經瞧出來了,這李家少不得還得起來,瞧瞧他們發展的速度多快,已經把林裴勾搭上了。
“只是,您真的要去參加工坊的開工?”
曹前不得不感慨李家人的膽大,再怎麼牛逼,那也是以前了,如今他們比平民身份還要不如,也敢開口要縣令去開業剪綵,這剪綵二字還是從李家人嘴裡學的,真是膽大包天啊。
“若是真能拉動樹下村周邊的經濟,這工坊正式開工,我便是去一趟也無妨。”
林裴並無什麼不適,他過去晃一圈,李家就得達成承諾,就是做不出來也沒事,李家人說了,做不出成績就把豆腐方子上交,他穩賺不賠。
就當是踏青了。
林裴灑然一笑,不虧不虧。
——
樹下村這邊,李徐明也在跟族人們開會。
“·····咱們可是在縣令跟前立了軍令狀的。”
“明哥,我不明白啊,咱們工坊好好的,為什麼非要去縣令跟前立軍令狀呢?”
李徐眘很是不解,就是不立軍令狀,李家慢慢發展,這工坊未來發展也不會小。
“咱們都知道工坊的前景,大人們不知道,豆腐薄利,在大人們眼裡,這錢都不算錢。但工坊起來就不同了,縣裡的大族富商們都會關注到我們身上,咱們如今的身份,麻煩肯定不會少。”
李徐時直接把內情道了出來。
李徐眘深吸一口氣,他居然沒想到,也是豆腐生意發展的太順利了。
“沒錯,咱們在樹下村,窮山惡水不說,刁民也不少。咱們村,周邊村,多的是難纏的村民。我們為啥拉拔著他們?”
“為啥?”
“拉誰不是拉呢,工坊在林縣令跟前過了明路,要是開業那日縣令還親自來了,整個韶縣,就沒人敢打在咱家的主意。”
“老二說的對,咱們家入了林裴的眼,就算身份上沒優勢,也能安心無憂的做生意。”
“若是沒達成,這豆腐方子就要送給林裴,風險也很大啊。”
李徐明狡詐一笑,沒有解釋。
“時間到了,你們就知道了。”
“若是成了,咱們就是有縣令做靠山的,韶縣哪個能不給縣令面子,再憑藉咱們家的東西,不愁東西難銷。”
“怎麼可能難銷,那豆皮,腐竹,你們沒吃?哪個不好吃?”
“這倒是,咱家的東西肯定孬不了。”
“如今是要好好盯著工坊的建造,再有就是徐江那邊,工具也得加緊做出來。”
“放心吧,我去年就在弄了,絕對趕上工坊開業。”
李徐江拍著胸脯打包票。
自從定了要建工坊,他那邊就接了大量的訂單,如今手底下還跟了不少人,除了他自己的兒子還有樹下村的人,連趙七那個腿瘸的大兒子,如今都跟著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