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朗等人朝門口看去,看見一名親兵軍官奔了進來,稟報道:啟稟大將軍,張遼將軍派人來了。艾朗道:叫他進來。親兵軍官應諾一聲,奔了下去。不久之後,一名風塵僕僕的軍官就快步來到了大廳之上,朝艾朗拜道:小人拜見大將軍!小人是張遼將軍的親兵,特奉張遼將軍將令趕來送信!說著便從背上解下來一個包裹,解開了,取出一隻裝著竹簡的布袋,雙手呈上。
黃舞蝶立刻上前,接下布袋,過來轉呈給了艾朗。艾朗拿起布袋,拆開來,從中取出一卷竹簡來,抖開竹簡看了一遍,頗為訝異地道:劉備派出的使者已經過了邊境了?抬起頭來看向陳宮,揚了揚手中的竹簡,問道:老陳,這是怎麼回事?劉備不是想要在背後捅我刀子嗎?為什麼又向我派來了使者?
陳宮稍作思忖,抱拳道:只怕這個使者此行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穩住我們,又或者想要敦促我們於曹操開戰。不過對方究竟意圖為何卻要等到見到來使之後才好判斷。艾朗皺眉點了點頭。
陳宮道:大將軍,不管情況如何,我想都應該令張遼將軍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啊!艾朗覺得陳宮說的有道理,當即拿來一片空白木牘,提筆寫了一封書信,又拿起印章在書信上蓋上。隨即放下印章,拿起書信看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便遞給張遼派來的那個軍官,吩咐道:你立刻趕回去,將我的親筆書信交給文遠!告訴他,提高警惕,不要讓劉備察覺了!軍官上前來雙手接下木牘,應諾了一聲,隨即便躬身退了下去。
陳宮道:如今局勢晦澀不明,我們不好妄動,只能是以不變應萬變了!艾朗點了點頭。隨即皺起眉頭來,他對於當前這樣一種不爽快的局面感到有些惱火。
視線轉到豫章。這天,豫章的太守府中大擺筵席,孫堅親自作東,宴請幾位貴客。這幾位貴客都梳著倭人的傳統髮式穿著倭人武士的袍服,與孫堅言談甚歡的模樣。
孫堅端起酒杯來,微笑道:這杯酒,公主卑彌呼女王平定叛亂,統一了貴國四島!眾倭人紛紛舉起酒杯來,為首的那個中年倭人笑道:鄙使謹代表鄙國女王多謝孫將軍!孫堅笑道;幹!隨即便仰頭乾了杯中酒。眾倭人也一起把酒乾了。眾人放下酒杯,哈哈大笑起來。孫堅看向那個中年倭人,問道:貴國既然已經與我結盟,不知什麼時候可以出兵?那中年倭人抱拳道:我國內部還有一些問題未處理完畢。大概半年之後便能出兵。因此鄙國女王的意思,是半年之後貴我雙方一同出兵。鄙國大軍將直攻淮南,請孫將軍率軍攻打江東。我們一起分割了那呂布的地盤。
孫堅擊掌讚道:好!我們就一言為定!
……
散會之後,孫堅叫魯肅送那幾個倭人去客館休息。回過頭來,卻看見孫策緊皺眉頭,顯得並不高興的模樣,不解地問道:策兒,你為何很不高興的樣子?難道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強援不好嗎?孫策皺了皺眉頭,抱拳道:父親,大丈夫與人爭鬥,若是不敵,戰死沙場也就是了!為何卻要去和海外倭奴勾結?如此做法,便是勝了,又有什麼榮耀可言?
孫堅沒好氣地道:成者為王敗者寇!失敗的人連性命也沒有了,還有何榮耀可言?如今我們需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力量反敗為勝奪回江東!那時才能說得上榮耀!孫策不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道:父親,兒認為有些東西比勝敗比生命都來得重要!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又何必在乎那些東西,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縱橫天下,如此才不枉來世上走一遭啊!華夏大地乃是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難道子孫不肖竟然要將這份遺產出賣給海外倭人不成?
孫堅聽到孫策這番言真意切的言語,一時說不出話來了。長嘆了一聲,喃喃道:兒啊,你說的這些為父何嘗不明白!但你我不怕死,可是你想要見到你的母親,你的弟妹也死無葬身之地嗎?……孫策心頭一震,緊緊皺著眉頭,說不出話來了。
孫堅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道:兒啊,你也不要想的太多,就把這些倭人被我們馴養的獵狗就可以了!我們不過是利用他們,並非真的要出賣祖宗的土地!待我們反敗為勝收復江東之後,再去收拾倭人,那也為時不晚啊!孫策沉默片刻,緩緩點了點頭。
倭人回到驛館,魯肅便告辭回去了。一個年紀較輕的倭人忍不住對那個中年倭人道:大人,我實在不明白為何要與那個孫堅結盟?他早就被呂布打敗了,剩下的實力實在稱不上強大,對於我們根本沒有多少幫助啊?卻是我們幫助他居多!中年倭人微微一笑,道:山本君看得太淺了!我們畢竟是外來人,貿然出現在中原大地之上必然會遭遇極大的阻力,